臺灣《聯(lián)合晚報》1日評論說,魯迅曾寫道,無論是誰,只要是站在“辯誣”地位的,無論辯白與否,都已經是屈辱;然而,臺灣社會最愛的,正是冤誣與控罪。干這活兒的,別人變成了沉默的死魚,自己卻不費一分錢就成了英雄。
這兩天不就如此嗎?當彰化地檢署透露在搜查頂新時,找到一分“衛(wèi)福部”的機密公文,媒體毫不猶豫地就認定公文是臺當局“衛(wèi)福部”的人員泄密,還指控“衛(wèi)福部”是頂新的“門神”。
接著,冤誣的大戲就登場了,“綠委”大喜過望,開記者會猛烈炮轟“行政院”,說臺當局內部不僅有“門神”,還有“內鬼”,要江宜樺24小時內查明。要不是很快就證明,把公文泄出給頂新的“內鬼”,不在國民黨執(zhí)政的臺當局“衛(wèi)福部”,而在民進黨的屏東衛(wèi)生局,江宜樺恐怕不只已被逼著下臺以謝,可能還有人要請他切腹自殺了。
表面看來,我們的社會畢竟要求“正義”,只不過是太急了一些,容易看到黑影就開槍,無非就是性格“沖動”;但深層來看,其實這與正義無關,這些動作的真實動機其實是斗爭,是一種人云亦云、不辯是非,喜愛看人垮臺的“落井下石”的心態(tài)。
若說得更白話一些,這就是“打落水狗”的文化,眼見臺當局被黑心油搞得雞飛狗跳,干脆再萬棍齊發(fā),讓落水狗溺死在水里得了。若真要求公平正義,當發(fā)現(xiàn)弄錯了,怎不再開記者會向江宜樺道歉?又怎不炮轟屏東縣政府?正義難道有兩張臉,見江宜樺是怒目金剛,見曹啟鴻則是慈悲菩薩?
評論最后說,我們以為,以前封建社會,愚民太多,萬一陷入“辯誣”的境地,就萬劫不復了;如今看來,民主亦不遑多讓,罵人是門神,挾民氣而來,罵錯了,一點不必慚愧。
國民黨發(fā)言人陳以信1日表示,“非常遺憾”民進黨的“輕描淡寫”。民進黨應感到“憤怒”,絕不只是“遺憾”。事實證明民進黨全是無端指控、惡意抹黑。民進黨烏龍爆料,外界批評“政客嘴臉打出原形”,已“包庇到是非不分”地步,民進黨不可包庇民進黨,須立即自清,不可看到中國國民黨就“高高舉起”,看到民進黨就“輕輕放下”,民進黨會怎么做,全體民眾都睜大眼睛看。
至于民進黨臺南市長參選人賴清德指“鮭魚返鄉(xiāng)其實是鱷魚回來”,陳以信表示,這是“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很多臺商的確是抱持回饋鄉(xiāng)里心態(tài)回臺;民進黨一向有“反商情結”,現(xiàn)在演變成更嚴重的“反臺商情節(jié)”,臺南市也有許多臺商,賴清德應適可而止,停止污蔑臺商。
[責任編輯: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