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民眾現(xiàn)身說法,很難想像,只是把車子停在募款餐會附近,就會遭到查賄約談,甚至在家中像現(xiàn)行犯一樣被直接帶走。查賄人人支持,但臺灣檢察官這種查賄方式未免走火入魔,不但有侵犯人權(quán)之嫌,在解嚴廿年后更是大開民主倒車。
臺灣《中國時報》小社論認為,臺灣選風敗壞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各地檢察官當然要強力查賄,否則單一選區(qū)的小選區(qū)經(jīng)營方式,恐怕只會讓賄選更加猖獗。但是,從民進黨前“立委”李文忠及相關(guān)民眾昨日披露的檢方查賄方式看來,檢方的“散彈打鳥式查賄”與“選擇性查賄”卻讓人憂心,散彈打鳥查賄,就會變成該抓的不抓、反而約談路人甲。
事實上,買票往往“有跡可尋”,各選區(qū)的“買票人脈”也多半存在已久,就怕檢察官拿著尚方寶劍在馬路上到處砍人,結(jié)果買票者依然故我,無辜者卻飽受驚嚇、死傷一堆。
小社論進一步指出,選擇性查賄,更會讓“司法”成為藍綠有色眼鏡下的祭品。如果對一方候選人緊迫盯人,卻對另一方候選人視若無睹,這種選擇性查賄即使再認真,也是極度扭曲后的片面正義,對于建立“司法”公信力沒有任何幫助。
一言以蔽之,查賄雖具有高度正當性,但不能無限上綱到侵犯人權(quán),這是每位檢察官心中都應有的一把尺,也是臺灣不能退回“警察‘國家’”的底線。
[責任編輯:張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