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泓冰
陜西榆林墜亡產(chǎn)婦慘劇,盡管當事雙方還在為“真相”各執(zhí)一詞,但毫無疑問,這將成為在捍衛(wèi)中國孕產(chǎn)婦權益及尊嚴的領域起到某種里程碑意義的公共事件。
不管有多少紛爭,雙方都認可的是,這位被產(chǎn)前劇痛折磨了至少8小時的產(chǎn)婦,數(shù)次請求剖腹產(chǎn),且醫(yī)生也認為具備剖腹產(chǎn)指征,卻因為種種原因無法實現(xiàn),終至痛不欲生,一跳了之,也帶走了尚在腹中的兒子。
本該是迎接新生的一天,卻成為一對母子的祭日。痛何如之!
值得觀察的,是這一事件的輿情指向。
焦點之一,集中于生產(chǎn)的劇痛,以及中國無痛分娩的缺失。
恕我不忍再以“馬某”稱呼這個可憐的準媽媽。在她的親生母親眼里,女兒“有文化,有文憑,性格開朗,不是糊涂娃”,一直在做家教,“從來沒見過她生氣”。那么,姑且稱她為小馬老師吧——很多女性因為小馬老師之死,紛紛回顧起自己不堪回首的生產(chǎn)經(jīng)歷,“無法忍受的劇痛”,“只想一死了之”……舞蹈家鄧肯早就描述過,“無論人們如何描述西班牙的宗教裁判所,任何生過孩子的女人都不會對它感到恐懼……這個看不見的殘忍的神靈毫不休歇,毫不停止,毫無憐憫地把我抓在它的爪子中,撕裂我的骨頭和神經(jīng)”。嗚呼!
[責任編輯:郭碧娟]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