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臺北”的便捷,外地來的游客都會感受到。商場、咖啡廳、酒店、餐廳,公交車上,都能輕松連接到免費無線網絡。英國《每日電訊報》列出9個無線網絡最普及的城市,臺北市位居第一。
網絡改變的不僅僅是臺灣民眾和游客的生活出行,臺灣社群網站的崛起,已經給臺當局的施政帶來新的挑戰(zhàn)。
島內學生反服貿占領“立法院”,讓臺當局感受到了網絡動員的威力;綠營發(fā)動的“割闌尾”行動,要罷免藍營“立委”,通過網絡募款,3天進賬超過1000萬元新臺幣,顯示網絡能聚集人流更能積聚金流。今年又逢選舉年,藍綠交鋒早已不僅是比握手、比聲高,電子文宣、與網民互動,一波波網戰(zhàn)攻勢開打。
臺當局成立新媒體小組
馬英九在出任臺北市長的時候,就提出并建設“無線都市”。在臺北,免費上網的熱點很多,“低頭族”隨處可見。社交媒體對人們的現實生活影響至大,已有許多人提出應減少在這方面花費的時間,有臺媒報道《1天看書20分鐘 滑手機160分鐘》、《政大生發(fā)起戒臉書 反省少逛臉書每天能做多少事》。
然而,一場學生反服貿行動,新媒體科技對島內政治生活的影響顯現無遺。兩岸協商的服貿協議,臺當局花大筆經費宣導,民眾卻還是“霧煞煞”,而網絡推出的懶人包,根本不得要領,卻成為不少民眾心中的“范本”。差別在哪里?島內一項調查顯示,民眾看新聞主要來源是電視,但網絡才是關鍵分享平臺,尤其是年輕人每天花超過5小時在網絡,網絡影響力大過其他媒體。學生反服貿時,被稱為“數位原住民”的年輕世代,熟練運用新媒體科技,迅速串聯人群上街。之后,臺當局內部檢討認為,在這次事件中喪失話語權,不熟悉新媒體運作是主要原因,“行政院”決定成立新媒體小組,推動相關工作。
臺《聯合報》近日報道,為了掌握網民輿論,臺當局已委托政治大學電子治理研究中心,針對核四、廢死刑等重大議題,在博客、臉書上收集輿情,作為施政的參考。
臺媒發(fā)表評論稱,相關部門早已運用數據分析監(jiān)控輿情,關鍵是如何強化對數據的分析解讀能力。
民進黨比較會玩“網戰(zhàn)”
網絡輿情的掌握成為臺當局新的課題。另一方面,網絡也成為臺灣各政黨聚積人氣、爭取選票的重要陣地。應戰(zhàn)年底“九合一”選舉,藍綠陣營狂催網民票,網戰(zhàn)升級。
相比較起來,民進黨早早就進入了“網戰(zhàn)”角色。民進黨有網絡部,曾出任網絡部主任的不少都是“神秘高手”。林閣雍早在1998年就擔任陳水扁競選臺北市長網絡部主任,成立有網絡公司,熟悉網絡社群的操作技巧,他在出任民進黨網絡部主任時曾表示,選舉是一種復數動員,必須從不同層面、各種管道告訴選民政治人物與政黨的理念與主張,網絡是選舉復數動員過程中的一環(huán)。由于民進黨基層組織不如國民黨綿密,加上網絡工具與內容具有重復性與保存性,沒有篇幅限制、不受時間制約,網絡可以接觸到民進黨平常無法接觸的人。
民進黨在“網戰(zhàn)”中,可謂是奇招百出。辦“選戰(zhàn)網絡種子營隊”,教候選人如何運用網絡營銷自己;成立“網絡游擊隊”,在網絡上征求文宣創(chuàng)意,請網絡專家講如何“噗浪”(plurk,社交互動網站),蔡英文等都是臺下學生。不僅如此,投入選戰(zhàn)的候選人還都有專職網絡秘書,像蔡英文之前的網絡秘書利用博客跟網民互動,拉攏年輕人。
迎戰(zhàn)2014,“網戰(zhàn)”對藍軍來說,同樣有輸不得的壓力。臺媒報道,國民黨臺北市長參選人連勝文競選團隊將更重視新媒體經營。不只在初選期間成立臉書粉絲團,未來還規(guī)劃開發(fā)App程式,只要下載程式就可一覽連勝文所有政見和最新消息,以科技拉近和年輕人之間的距離。
網戰(zhàn),也有藍綠政策交鋒。近日,藍營青年網軍在臉書上連續(xù)發(fā)出兩波電子文宣廣告,諷刺“自由經濟示范區(qū)”由于綠營杯葛議事遲遲不能上路,同時闡釋當局政策。
萬物互聯也會帶來不安因素。但無論如何,利用新媒體更好地與年輕人溝通、了解民眾的疾苦需求,讓交鋒帶來更完善的政策,這都是臺執(zhí)政當局該思考的方向。(記者 李煒娜)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