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中央日報》網絡報今日刊載透視集指出,二十年前,島內主張教改,主要目的是希望孩子能夠快樂學習。二十年過去了,學生的負擔反而愈來愈重,補習班的生意也沒有受到影響?偹悖_“教育部”肯面對現(xiàn)實了。
全文內容如下:
根據(jù)臺媒報道,“教育部”想要把兩次考試改為一次,把量尺標準化成績改成百分成績,同時再問題中加上一些難度,增加測驗的鑒別度。雖然“教育部”肯面對現(xiàn)實,不過只是走回頭路而已,并沒有解決問題。我們不禁要問,臺灣的教育難道只有這兩種選擇嗎?為什么我們無法學習其它地區(qū)的制度呢?
我們的教改,為什么失敗,又為什么走回頭路?問題可能出在對于“快樂學習”與“無情競爭”這兩個概念的錯誤認知上。不論高中與大學,雖然學校眾多,但要考上好學校,競爭仍然十分激烈。有了競爭,家長就會不斷地要求老師著重考試科目,要求學生補習,老師則會要求學校犧牲不必考試的體育課、音樂課、美術課。在這種情形下,不論是過去的聯(lián)考或現(xiàn)在的教改,學生都無法快樂的學習。
競爭是無法避免的,也不必避免的。教育的目的,是在讓孩子能夠適性的發(fā)展,但現(xiàn)在的聯(lián)考,幾乎要求孩子成為全能,考試的科目非常的多。我們認為,教育的目的是在找出孩子適合發(fā)展的才能,讓孩子快樂學習,而競爭的目的是在篩選孩子的基本能力,而不是十八般武藝精通的本事。
聯(lián)考,不用考那么多,重點應該放在幾方面:語文表達的能力、數(shù)學的觀念與計算能力、以及邏輯推理的能力。這些都是深入做學問必備的基本功夫,也是篩選的基本標準。至于學校修習的其它科目,學生可以盡量依興趣來選修,并沒有必要列入聯(lián)考,但學校成績可做為入學參考。
競爭無法避免,考試也無法避免,或許“教育部”應該考慮的是考試的科目以及入學的制度,而不是再走回二十年的老路上。
[責任編輯:高斯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