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信任”也是現代社會人際關系的潤滑劑,并不僅僅體現在市場交易當中。如果人與人之間能夠實現信息的充分交換,互相知根知底,也就少了“猜忌”、多了“透明”。在公益慈善、家庭生活乃至社會管理等領域就能體驗到更多的順暢,避免不必要的梗阻。2017年,羅爾事件曾引發(fā)社會信任危機,這更啟發(fā)我們在互聯網慈善的浪潮中,完善的個人信用體系正亟待建立。
然而信用體系的建設,僅僅通過加強記錄、完善信用檔案還不足夠。如果不能對那些“失信者”施加懲罰、嚴肅后果,“信任社會”的理想就只能停留在空想。無論是這次通氣會上提出的“信用黑紅名單制度”,還是近些年對“老賴”的高壓政策,都是我國失信懲戒機制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構建起“不能失信”“不敢失信”的社會心態(tài),更營造出“人人守信用,事事誠為先”的社會氛圍。
可以說,由于互聯網、智能設備、大數據等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個人信用信息的獲取、保存和處理在技術層面完成了一次飛躍,個人信用體系等制度建設也借此插上翅膀、駛入快車道。然而從更根本的意義上講,“信用”的背后是“信任”,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fā)展的美德之一,如何用技術和制度釀出的紅利,反過來塑造我們每個人的道德品質,進而造福整個社會,也許是值得更進一步思考的本質問題。
下一頁【延伸閱讀:逃票入信用檔案不應限于春運】
[責任編輯:韓靜]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