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屆里約奧運會,最受國人矚目的,恐怕非中國女排莫屬了。中國女排有多受歡迎?看看去機場迎接女排的人群就知道:上千人的迎接隊伍中,包含了從50后到90后各個年齡段的粉絲,有的甚至是從全國各地趕來。如此廣泛的吸粉能力,恐怕中國當前任何一個明星都無法與之比擬。
時隔12年,中國女排一路披荊斬棘,第三次登上奧運冠軍寶座,再次振奮了國人,也讓“女排精神”這個伴隨了一代人成長的名詞,再次呼嘯在耳畔。在被女排精神刷屏了的微信朋友圈里,有一位年輕朋友這樣感嘆:好久沒有像今天這樣備受精神的鼓舞了,有一種久旱逢甘霖的感覺。女排精神,剛好可以治療我的“北京癱”!
何為“女排精神”?網(wǎng)上一段關于女排精神的詮釋廣為流傳:女排精神不是贏得冠軍,而是有時候知道不會贏,也竭盡全力;是你一路上走得搖搖晃晃,但站起來抖抖身上的塵土,依舊態(tài)度堅定。
的確,相對于中國乒乓球隊等一直稱霸世界的球隊,中國女排幾乎從來沒有過“統(tǒng)治地位”,幾乎每一次奪冠,都靠艱難的拼搏完成。在最困難的時刻,呈現(xiàn)出最頑強的精神,不屈不撓、知其不可為而為之,這或許就是女排精神的實質。
對于當下的年輕人來說,這種精神的激勵也許正是一場及時雨。時常有人抱怨,理想太豐滿,現(xiàn)實太骨感,如今年輕人生存壓力太大,生活太艱辛,常常感覺“身體被掏空”,與其拼命奮斗,不如躺在沙發(fā)上舒舒服服享受一下“北京癱”。而新時代的女排精神,恰恰告訴我們這樣一種生活態(tài)度:前路不可能一帆風順,無論身處歧路還是低谷、成敗幾何,重要的是拼搏的態(tài)度,即便面對挫折和苦難,倒下后拍拍塵土依然有繼續(xù)拼搏的勇氣。
我們的目光不妨再放長遠些:當下中國,改革攻堅正在進行,無論是深化改革,還是依法治國,以及永遠在路上的反腐,都已船到中流,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這些長期的改革,都需要年輕人的支持與參與,甚至在未來接過改革的接力棒。未來的改革難題,或許比我們眼前面臨的挫折與困惑更艱難百倍,更需要我們做好在最困難的時刻,拿出最頑強精神的準備。
當前,女排精神正如一針清醒劑,讓國人受到了一次集體的精神感召,也給年輕人提了個醒:對于個人來說,拼搏還是要有的,萬一成了“人生贏家”呢?對于一個民族和國家來說,拼搏精神更是不可或缺,那決定著我們想要一個什么樣的未來。
[責任編輯:郭碧娟]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