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三级理论A电影在线_日韩欧美精品在线_女女国产香蕉久久精品_成在线人视频免费视频网站

曹仁超:A股處整固期 樓市將進入冷卻期

2010-02-25 09:24     來源:中國證券網(wǎng)     編輯:張蕾

  2月21日,周日;⒛觊_始,代表牛年V形反彈已成過去,各位只有“虎中作樂”!上周聯(lián)儲局宣布加貼現(xiàn)率0.25厘,至0.75厘,情況有如一只貓走入鴿群,雖然殺傷力有限,卻會令鴿群亂飛。2010年至2014年美國將有1.4萬億美元的商業(yè)樓按到期,其中一半以上已是負資產。美債大牛市由1981年年中開始,美股大牛市則由1982年8月開始;美股大熊市2007年10月已開始,美債大熊市卻在2008年12月才開始。上述的超級大牛市,一生人難得幾回見。

  中國拋售美債底因

  目前美國國債12.4萬億美元。美國2009/2010年度首四個月財政赤字4307億美元,較對上年度同期升8.8%,如財赤由目前占GDP 10%降至2015年占GDP 3%,政府須大幅削減開支,否則12年后的美國政府,最大開支將是付利息!上述相信這才是中國同日本政府去年12月起拋售美債之底因(中國2.3萬億美元的外國資產中,有7550億美元是美債)。

  自1971美元同黃金脫鉤后,2009年1美元的購買力只相等于1971年19美仙或1913年聯(lián)儲局成立那年的5美仙。美國今年1月核心消費指數(shù)比較去年12月出現(xiàn)回落,是28年來即1982年12月以來首次,如同2009年1月比較則仍升2.6%。這是否代表美國開始進入通縮期?美元匯價亦自去年12月起回升,再加上聯(lián)儲局調高貼現(xiàn)率0.25厘,是否代表美元加息周期已開始?

  滬深三百指數(shù)假前跌穿200天線及50天線,代表A股短期走勢仍是向下調整,同樣情況亦在歐洲股市指數(shù)出現(xiàn)。兩地股市100天動力指數(shù)(Momentum)再次低于零,代表升市正在失速。航運指數(shù)自去年12月起又再回落,證明去年12月份出口大升只是補充存貨,而非因為經濟復蘇。追隨領袖股一向是最易賺錢的方法,去年年初中國政府大購海外資源,我們可透過投資資源股獲利;但去年第四季因中國GDP升幅太大,令政府不得不大潑冷水。影響之下,今年無論股市、樓價、商品、期貨價格皆進入上落市。

  去年股樓上升,只是由于資產再膨脹(Asset Reflation),力量來自貨幣政策,主要由伯南克一手策動。群眾在面對零利率環(huán)境,一窩蜂將資金投向高風險資產,一起向股市或樓市沖刺(完全不理會基本因素)。過去六次的美國經濟復蘇期顯示,股市在復蘇前三個月及復蘇后四個月皆上升,之后便視經濟情況而定。這次美股自去年3月到今年1月上升,情況亦大致相同,今年2月起美股情況便看未來經濟情況而定,因為資產膨脹期已完成,政府停止向金融市場大量注資。最先回落的是商品,然后是債券(因利率上升),股價則由個別企業(yè)業(yè)績決定。去年8月至今不少股價已由高峰回落30%或以上,亦有不少股價上升30%或以上。經過六個月的篩選后,股市已經完成“塵歸塵、土歸土”,令揀股變得十分困難。

  加州苦況甚于希臘

  去年12月份外資共減持530億美元的美債,較去年4月那次的445億美元更龐大。其中中國拋售342億美元的美債、日本減持115億、私人減持7億。全年計,外資共減持5億美元的美債(2008年共購入4560億),代表外國人對美債興趣缺缺。美國政府為吸引外資投資美債,必須一再加息,但隨著美國財赤擴大,擔心美國政府債券信用將被降級。當我們擔心希臘問題之時,其實美國加州情況更差,美國境內一樣有不少“豬”。美國同歐盟根本上難兄難弟,不見得誰較誰好。

  不過,中國經濟超越日本易、超越美國難。上一個美國衰退期1966年開始、1982年結束,共十六年。眼前這個衰退期由2000年開始,估計未來仍有六年或以上衰退期。反之,中國經濟2009年已開始恢復過來。去年中國大量投資資源項目,今年大建高鐵去拉動三四線城市,以及向外大量投資新興市場。例如今年1月的東盟協(xié)議及在南美洲、非洲大量投資,中國亦聘請西方資金管理公司協(xié)助中國投資。中國GDP雖然難超美國,但同美國的差距正在拉近,因為美股已進入熊市第二波,中國牛市則由2008年11月開始!去年中國有樓市泡沫,政府早已開始對付,估計內地樓市很快進入冷卻期。中國經濟短期雖然面對調整,但長期極度樂觀;反之,今年1月19日起美國面對退市,將令利率回升(尤其長期利率),這點對美國樓市極之不利。其實,大家一早知道0.25厘息是不可能長存,只是人人皆希望0.25厘息可維持的日子愈長愈好。令人想不到是上周已宣布提高貼現(xiàn)率,此將令人民幣亦提早宣布加息。

  另一方面,希臘危機的警鐘正在敲響,主權國的債券孳息一樣可以急升,希臘政府十年期債券一度超過7厘,相信很難再回落到3.24厘矣。希臘危機不但令主權國債息急升,亦導致歐元急跌,令美元匯價上升。希臘負債3000億歐元,相等于該國GDP 125%;財赤相等于GDP 12.7%,收支赤字更達GDP 15%。如要還債,單單2010年便需550億歐元。瑞信估計,希臘4、5月份便需要300億歐元,擔心希臘危機有如潘朵拉盒子被打開。目前希臘的負債中,英國及愛爾蘭各占23%、法國占11%、意大利占6%,德國、奧地利、瑞士占9%,比荷盧三國共占6%。如由歐盟直接援助希臘,擔心葡萄牙及西班牙亦會依賴歐盟去解決本國問題。此例一開,歐元之信用勢必大打折扣。

  滬深三百呈鐮刀形

  奧巴馬又計劃“change”(4月15日向國會提出新抽稅方案),但這次是向富人抽重稅去協(xié)助改善失業(yè)問題。此乃1980年里根總統(tǒng)上任后美國另一次稅務方向的改變。政府政策再次由“創(chuàng)富”為主轉向“分配財富”。上一次是由肯尼迪總統(tǒng)開始,到七十年代美國富人稅率達70%,令不少美國富人逃往海外避稅,不敢回國。

  滬深三百指數(shù)已形成“鐮刀形”走勢,現(xiàn)正處于鐮刀柄,即整固期(鐮刀形走勢是先形成杯形走勢),例如2008年至2009年8月4日前的3803點,然后下調之前升幅的38%至50%,才進入牛市二期。在牛市二期,移動平均線出錯率十分高,毋須理會。港股又如何?港股處于牛(中國)、熊(美國)之間,進入牛熊共舞或牛熊不分期。部分港股股份仍處于熊市,亦有不少紅籌、國企股進入牛市。

  過去德國、法國、瑞士及英國銀行皆向PIIGS五國(葡萄牙、意大利、愛爾蘭、希臘、西班牙)大量貸款。以希臘為例,來自德國同法國的貸款已達1190億美元,歐洲銀行共貸出2530億美元。歐盟各國向PIIGS共貸出2萬億歐元;換言之,16個國家已同坐一條船。希臘是否歐洲的房利美或房貸美?歐元的問題是十六個政治理念不同的國家夾硬處于同一貨幣機制內,出事只是遲早問題。PIIGS共欠債2萬億歐元,令金價在1030美元重建基礎。面對各國政府負債累累,未來如果不是形成漩渦式通脹,便是出現(xiàn)甜筒形通縮(Scylla of deflation);前者可令金價反復上升,后者令黃金熊市重臨。

  各位有沒有看過野村證券Richard Koo所寫的The Holy Grail of Macro Economics, Japan’s Balance Sheet Recession?(宏觀經濟學的圣杯,日本的資產負債表衰退?)很有啟發(fā)性。他認為,次按危機的根源是1971年8月美元同黃金脫鉤,在貨幣供應大增下,先引發(fā)惡性通脹,例如1981年年中美國CPI升幅一度達14.5%。1979年底雪茄伏上臺后,決定減少貨幣供應增長率,改為發(fā)債取代;加上實施改革開放政策的中國成為廉價貨之供應來源,令美國CPI增長率下降。利率下降引發(fā)1982年到2007年這個戰(zhàn)后最大的資產泡沫,但人們忘記1982年至2007年的經濟繁榮是“借”回來的,遲早要還。1987年格林斯潘接手聯(lián)儲局后,任內十九年所制造出來的經濟泡沫是史無前例,到他2006年退任之時,可以講任誰上臺都必定要接燙手熱芋。美國出現(xiàn)日式衰退可說無法避免。

  上周道指重返10000點。自1999年3月29日道指升穿10000點至今凡十一年,道指還在舊地重游(同期金價升300%)。如你在1999年3月買入美股,至今只是“打平手”。此所以近年趨勢投資法大放異彩,而價值投資法大為失色。2008年在這方面最出色是John A. Paulson,他在大跌市中為旗下基金獲利150億美元(其中40億美元歸他所有)。此外,高盛策略員在2009年3月大舉入市,亦賺取驚人利潤。上述證明了把握入市及離市時機,較分析個別股票潛在價值更重要(分析個股當然并非不重要)。要掌握趨勢,必先有宏觀看法及從上而下的展望,才能找出大趨勢方向,再利用個別行業(yè)盛衰周期,并配合政府策略。

  綿綿不絕的熊市令投資者迷惑的地方是,每次皆令人相信“復蘇”就在眼前,然后熊爪又再出現(xiàn)。供應不足引發(fā)泡沫,價格高企招來新供應,最后出現(xiàn)供過于求,引發(fā)價格下調,最后又令需求急跌。當價格跌至某一水平,需求又再出現(xiàn),再次將價格推高一點,可惜價格上升又再次扼殺需求。這樣拖拖拉拉可以維持十年或以上形成周期(cycle)。每次所謂“恢復正!蓖桥O葳,熊市結束點往往須重返“起點”(Take off點)才結束。小心2010年開始美國進入通縮期(情況一如2000年起的日本)!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tài)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