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合璧——黃公望與《富春山居圖》特展”在臺開幕
6月1日,備受海內(nèi)外關(guān)注的“山水合璧——黃公望與《富春山居圖》特展”在臺北故宮博物院拉開序幕。開幕儀式上,趙洪祝、趙少華、單霽翔、劉兆玄、周功鑫等先后致辭,深情回顧了合璧前后的曲折經(jīng)歷,對相關(guān)人士所做出的巨大努力和貢獻(xiàn)表示由衷感謝,對《富春山居圖》的合璧展出表示熱烈祝賀。
《富春山居圖》是元代四大畫家之一的黃公望(1269-1354)的晚年杰作,清代時因火毀損分為兩段:較小的一段《剩山圖》幾經(jīng)輾轉(zhuǎn),成為了浙江省博物館的“十大鎮(zhèn)館之寶”,較大一段《無用師卷》被臺北故宮博物院所珍藏。作為《富春山居圖》的誕生地,我省對畫作的早日合璧期待已久,早在十余年前就開始謀劃圓合事宜。2010年初,溫家寶總理在“兩會”記者招待會上表達(dá)了希望早日合展的愿望后,進(jìn)一步激發(fā)了兩岸同胞祈盼名畫合璧的熱情。同年6月訪臺期間,浙江省省長呂祖善表示,愿將浙江省博物館收藏的《剩山圖》先送到臺灣展出,同時也希望臺北故宮博物院的《無用師卷》在未來合適的時候到大陸展出。隨后,合展合作事宜進(jìn)入了快車道。浙江省博物館與臺北故宮博物院最終于2011年1月16日在《富春山居圖》原創(chuàng)地富陽市舉行了“山水合璧——黃公望與《富春山居圖》特展”備忘錄簽署儀式。至此,長達(dá)十多年的努力終于取得了實質(zhì)性成果。本次特展也是該傳世名畫完成660多年,遭損毀360多年,分藏于海峽兩岸60多年后,首次實現(xiàn)歷史性合璧。
6月2日至7月31日的特展第一階段,兩岸方面除了同時展出《剩山圖卷》與《無用師卷》外,還策劃了“黃公望書畫珍跡”、“富春山居圖臨仿本”、“黃公望的師承與交游”等展覽單元,還將在8月2日至9月5日的第二階段推出“明清時期黃公望的影響”、“黃公望傳世作品”等單元。為充實展覽內(nèi)容,臺北故宮博物院特向大陸的北京故宮博物院、中國國家博物館、上海博物館、南京博物院、云南省博物館及臺北私人收藏家商借黃公望其他傳世書畫及《富春山居圖》的臨仿本,以更全面地呈現(xiàn)黃公望的藝術(shù)成就及其影響全貌,使觀眾對黃公望及《富春山居圖》所體現(xiàn)的文人畫精神有一個更為深刻的認(rèn)識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