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后的十八洞村已成為花垣縣一張名片。
2年前,年收入過萬對溆浦縣坪溪村貧困戶梁坦然一家來說還是個遙不可及的夢。去年,他一家三口的收入達到了25688元。
坪溪村地處雪峰山區(qū),因交通閉塞成為貧困村。2015年,省教育廳開展駐村精準扶貧,確立了該村精準扶貧主攻方向。去年3月,坪溪村新建的旅游項目“七星瑤寨”投入營業(yè),梁坦然老兩口為“七星瑤寨”種菜每月收入1200元,兒媳在“七星瑤寨”務工每月收入1600元,家門口年收入達到25668元。有了產業(yè)項目,梁坦然與其所在的坪溪村在2016年一道成功脫貧,坪溪村也因此被評為全省脫貧攻堅示范村。
在整個2016年,全省像梁坦然一樣成功脫貧“摘帽”的,有125萬人,全省有1053個村像坪溪村一樣退出貧困村行列,湖南“十三五”的脫貧攻堅實現(xiàn)了首戰(zhàn)告捷。
這些貧困村“山鄉(xiāng)巨變”的背后,是湖南摸索出的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生動實踐。
為全景記錄這一“暴風驟雨”式的“山鄉(xiāng)巨變”,6月26日下午,湖南紅網新媒體集團“砥礪奮進的5年·扶貧攻堅鄉(xiāng)村行”大型融合報道正式啟動,150余名超強記者陣營將開赴脫貧攻堅的主戰(zhàn)場,進村入戶駐點蹲守,用紙和筆記錄下各地在精準扶貧中日新月異的變化。
精準識貧 脫貧一個都不能少
熱詞:
“一進二訪”:進村入戶、訪困問需、訪貧問計
6月的湘西十八洞村,到處是一派忙碌景象。
“我從2014年開始養(yǎng)蜂,現(xiàn)在已經有60多箱蜜蜂,一年產值兩三萬元。”十八洞村曾經的特困戶龍先蘭算了一筆收益賬。他是十八洞村的養(yǎng)蜂能手,加上妻子的收入,一年下來差不多10萬元,日子過得有滋有味。
4年前的11月3日,也是在十八洞村,習近平總書記正式提出“精準扶貧”思想。
彼時的湖南,面臨的脫貧任務十分艱巨:農村貧困人口數(shù)百萬之巨,居全國第三。更為嚴峻的挑戰(zhàn)是,貧困成因復雜、分布點多面廣,開展扶貧的難度可想而知。而此時距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時間節(jié)點越來越近,脫貧攻堅工作等不起、慢不得,但又急不得。
脫貧攻堅,前提是扶貧對象精準,湖南的做法是摸清底數(shù)建檔立卡。
2014年1月開始,湖南全面啟動貧困對象識別工作,并將精準識貧作為扶貧開發(fā)工作的“一號工程”來抓,組織動員10多萬黨員干部,對全省4.2萬個村、5700萬名村民進行逐村逐戶情況調查,識別了8000個貧困村、704萬貧困人口,建立健全建檔立卡數(shù)據(jù)庫,“量身定做”幫扶措施。
對貧困村和貧困人口的認定并非一勞永逸,貧困人口數(shù)據(jù)庫實行動態(tài)調整機制。2015年初,湖南又用7個月時間“回頭看”,逐村逐戶復查,把不符合條件的剔除出列,對應盡未盡的貧困戶及時納入,同時對象的貧困程度、致貧原因、脫貧對策等不同情況進行分門別類、系統(tǒng)梳理、登記在冊,最終形成了數(shù)據(jù)庫。后又組織了黨員干部“一進二訪”,對建檔立卡信息再次核準,為扶貧精準施策奠定基礎。
“所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貧困村,就是扶貧對象,就是攻堅目標!
高位推動 頭等大事共同抓
熱詞:
扶貧工作隊:主要職責是開展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幫助貧困村“脫帽”。力量配備根據(jù)貧困村人口規(guī)模的大小確定,一般3到5名。工作隊隊長原則上從50歲以下的副處級以上黨員干部中選派。
[責任編輯:張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