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2點,戴著三層防塵口罩的邵思齊繼續(xù)研磨著土壤和植物材料。粉塵讓他有點睜不開眼。他在心里盤算著:實驗室4天后關門,今天要磨好土,粉好樣,明天浸泡過濾,然后預約上機。
邵思齊是四川一所高校2013級本科生,兩年前主動要求進入導師的課題組參與科研。在去年9月,他相繼收到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的碩士研究生推免錄取通知書。
在他看來,科研之路并不輕松,甚至“有些艱苦”,熬夜更是家常便飯。“晚上12點,我把第五次預實驗的結果發(fā)給導師,他依然‘秒回’我。”邵思齊笑著說,“雖然他第六次‘粉碎’了我的‘玻璃心’!
3月13日,中國高校傳媒聯(lián)盟面向全國20701名大學生發(fā)起投票,數(shù)據顯示,23點之前就寢的受訪者占21%,23點到零點之間就寢的占52%,22%的受訪者表示在零點到凌晨2點間就寢。在受訪者中,認為就寢時間在23點之后即為熬夜的占35%,選擇零點之后的占53%,選擇凌晨2點以后的占12%。
大學生熬夜理由特別多
邵思齊坦言,科研之路上,自己不敢說勤奮,很多學生的努力程度遠在他之上。他提到同實驗室的師兄,整個寒假都“泡”在實驗室里。為了拿到“最好最嚴謹”的實驗數(shù)據,二十五六個小時的實驗過程師兄都會實時監(jiān)控。
“整個實驗過程期間是沒有覺睡的,回去補睡,然后再利用隨后的兩三天讀論文和資料,對比實驗數(shù)據找問題!彼忉,“這兩三天也是‘緩沖’,為下一個實驗過程做身體和知識的準備。”
天津一所高校2014級本科生陳倩倩在上一個寒假和同學參加了“2017全美數(shù)學建模大賽”,比賽一共4天,他們在賓館里“關”了4天,也熬了4天的夜。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