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是就餐時間,但中國代表團在德班氣候峰會的首場新聞發(fā)布會還是座無虛席。
中國近日表態(tài),在加入有法律約束力的全球減排協(xié)議問題上“可以討論”。在談判各方各執(zhí)己見、僵持不下之際,中國態(tài)度的“軟化”提振了德班峰會的預期。
而追問中國“時間表”和“路線圖”,也就成了各國媒體這兩天最為重要的關切。新聞發(fā)布會自然是“刨根問底”的好機會。
剛在新聞發(fā)布廳坐下,中國代表團團長解振華就接二連三遭到“逼問”,要求就此提供“詳解”。
解振華回答說,中國在應對氣候變化問題上始終本著積極和建設性的態(tài)度,愿意和各國一道推動氣候談判進程。中國已經確立了有國內法律約束力的減排目標,對接受有法律約束力的國際減排協(xié)議也持開放態(tài)度。
為了推動氣候談判進程,中國在談判場外亦是密集磋商,積極斡旋。解振華說,中國和美國、日本、歐盟、“基礎四國”、“77國集團”等國家和國家集團都建立了順暢的對話和合作機制。經常通過雙邊和多邊磋商,尋求“既能維護各自利益,又能保護人類共同利益”的“中庸”方案。
對于小島國的生存困境,解振華說,“我們感同身受”,理解并支持他們的利益訴求。雖然中國還有一億多人生活在貧困線下,消除貧困任務艱巨,但中方將盡可能地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不過,在“底線”問題上,中國寸步不讓。解振華強調,中國接受有法律約束力的減排安排是有前提的,只有在滿足確立《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發(fā)達國家兌現(xiàn)對發(fā)展中國家的資金援助等五大條件后,中國才會做出承諾。
他說,這并非新的、無理的要求,而是20年國際氣候談判早已確立了的事。
解振華重申,德班會議要解決的是“2020年之前的事”,《京都議定書》的第二承諾期是最為核心的議題。現(xiàn)在是“鎖定承諾,落實行動”的時候。至于2020年之后的減排安排,應當基于科學評估之上。
對于日本、加拿大、俄羅斯等國家推卸歷史責任,拒絕《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甚至要退出議定書的做法,解振華則直接表達了不滿。他說,我希望“他們找到自己合適的位置”。
[責任編輯: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