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臺北8月28日電(記者齊湘輝 何自力)在臺北地標建筑101大廈91層觀景臺上,與前幾年有了些許不同,多了一些來自東南亞的游客。
據統(tǒng)計,今年1至7月,東南亞旅客登上臺北101觀景臺的參觀人次較去年同期增長69%,但依然無法彌補整體參觀人次的大幅減少。101觀景臺今年前7個月的整體參觀人數為124萬,較去年同期減少24%,減少40萬人。
101觀景臺的近況正是臺灣旅游業(yè)的一個縮影。據當局觀光部門7月公布的統(tǒng)計,去年5月至今年4月,赴臺大陸游客人數為287.4萬人次,較同期大減145.6萬人次,而東南亞旅客則只增加了30萬人次。
業(yè)界人士分析,今年大陸赴臺游客繼續(xù)減少,臺灣全年觀光收入損失可能會達到743.3億元(新臺幣,下同),而東南亞旅客卻只能增加約77億元觀光收入。
民進黨當局去年5月上臺以來,全力推動所謂“新南向”政策,以擺脫對大陸游客市場的依賴,不斷強調“新南向”國家來臺旅客有大幅成長。但在業(yè)者和民眾看來,收效甚微。
臺灣觀光旅館公會理事長賴正鎰認為,“新南向”政策雖然有一定成效,但對于大陸游客來臺人數銳減對觀光業(yè)的巨大沖擊而言,仍是杯水車薪。
臺灣《聯(lián)合報》近日刊文援引觀光業(yè)者分析稱,大陸游客消費力遠較東南亞旅客強,加上陸客1年來臺人數動輒數百萬,比東南亞旅客多很多,這也解釋了為什么東南亞赴臺旅客人數雖然多了,但仍難以填補大陸游客減少留下的空白。
“新南向”國家旅客量原本就較少,例如2016年大約有170萬東南亞及印度旅客,尚不及大陸旅客的一半,僅約占來臺旅客的六分之一,所以增加再快也補不了陸客下滑的觀光損失。此外,從消費能力和游客平均逗留天數看,減少一個大陸游客,大概要1.88個東南亞旅客才能彌補。
北投、淡水老街、九份、阿里山、日月潭……這些大陸游客青睞的景點,如今常見空空蕩蕩的游船、冷冷清清的餐廳,往日熙熙攘攘的景象早已不復。臺北、高雄等地的夜市、酒店接二連三出現(xiàn)轉手和關門停業(yè)的情況,游覽車業(yè)也陷入嚴重困境。
臺灣旅游業(yè)界人士認為,民進黨當局上臺一年多過去了,客觀事實已表明,臺灣整體觀光及周邊產業(yè),均已受到嚴重沖擊。
“我們這些做茶葉生意的日子都不好過。”在阿里山經營制茶廠的阿駿告訴記者,大陸游客不來,他們這些小本經營者最有痛感,生意比以前少了一半以上。
業(yè)內人士認為,民進黨當局的“新南向”政策,還面臨培養(yǎng)足夠的東南亞語導游、提升臺灣對東南亞市場的旅游知名度等諸多問題。
臺灣旅行商業(yè)同業(yè)公會聯(lián)合會發(fā)言人李奇岳認為,要解決臺灣觀光業(yè)慘淡的現(xiàn)狀,關鍵還在于重新吸引大陸游客赴臺。而大陸游客赴臺人數大幅下降,主要原因是民進黨上臺后兩岸關系陷入僵局,導致大陸民眾赴臺意愿降低。
李奇岳表示,改善兩岸關系,不只是對臺灣觀光產業(yè)好,臺灣的百行百業(yè)都會因此受益。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