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談之四:中山先生論中國統(tǒng)一的“國族團體”
“融五大民族為一爐,成一大中華民族”
中山先生主張的“五大統(tǒng)一”,首為“漢、滿、蒙、回、藏五族合為一體”的“民族統(tǒng)一”。對此,他從闡發(fā)民族主義思想的角度,提出一個富有創(chuàng)意、深意的民族團結理念——“國族團體”。
中山先生提出其“國族團體”之說,是依據(jù)中國歷來多民族共處的基本國情——“按中國歷史社會習慣諸情形”,簡單說,“民族主義就是國族主義”;許多不相同的人種,“所以能結合成種族相同的民族”,是“天然進化而成”;鑒于“古今民族生存的道理”,要“想中國民族永遠存在,必須提倡民族主義”。
中山先生提出其“國族團體”之說,是劍指當時帝國主義列強對中國的重重政治、經(jīng)濟壓迫——“人為刀俎,我為魚肉“,中國“有亡國滅種之憂”,我們“要挽救這種危亡”,便要“用民族精神來救國”,要“善于用中國固有的團體,像家族團體和宗族團體,大家聯(lián)合起來,成為一個大國族團體”。
中山先生提出其“國族團體”之說,是謀求中國各民族的融合、全民族的強盛——“界無分軍、學、農(nóng)、工、商,族無分漢、滿、蒙、回、藏”,大家“相與和衷共濟,丕興實業(yè),促進教育,推廣東球之商務,維持世界之和平,俾五洲列國益敦親睦,于我視為唇齒兄弟之邦”;“融五大民族為一爐,成一大中華民族”,全民族“合為一氣,一致進行”,可“比于不列顛、美利堅”;并“隨社會的進步”而“漸次進步發(fā)展”,即“當能成一大文明國”。
尤有意義的是,中山先生還將“國族團體”之說漸次推進——由“合漢、滿、蒙、回、藏為一家”,到“漢、滿、蒙、回、藏合為一體”;由“結合漢、滿、蒙、回、藏五大種族”而絕無“苛遇滿族之理”,到“國內何止五族呢?我的意思,應該把我們中國所有各民族融成一個中華民族”;由“務使?jié)M、蒙、回、藏同化于我漢族”,到“除去民族間之不平等”并“為團結國內各民族,完成一大中華民族”,并且是“結合四萬萬人成一個堅固的民族”;由“以本國現(xiàn)有民族構成大中華民族”,到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民族國家”。
不難看出,中山先生旨在推進國家統(tǒng)一的“國族團體”主張,針對中國時為帝國主義列強“次殖民地”的地位,將其民族主義思想不斷充實、升華,日益胸懷寬廣、境界高遠。事實上,正是中國各民族合為一體的中華民族,萬眾一心團結奮斗,終于結束“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歷史厄運,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中山先生之所以偉大,之所以被海內外中華兒女公認為偉大的民族英雄,是因為他在革命的實踐和思想上“為中華民族作出了彪炳史冊的貢獻”。其中具有特別意義的是,時處積弱積貧、內憂外患的“大清末年”,中山先生為民族、國家救亡圖存,第一個響亮喊出“振興中華”的偉大口號;時處“皇帝既倒”而軍閥四起的“共和之初”,中山先生為“把中國所有各民族融成一個中華民族”以重建國家統(tǒng)一,第一個明確提出了“國族團體”的偉大主張。(華慶)
往期回顧:
下期預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