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31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通過將9月30日設(shè)立為烈士紀念日。革命先烈,在中華民族最危難的時刻挺身而出,用自己的身軀建立了一道血肉城墻,解救中華民族于危難。我們紀念烈士,是對革命先烈的緬懷,是對他們的感恩。董存瑞、黃繼光、邱少云,還有太多太多我們叫不出名字的革命先烈,為了中華民族的未來,他們不畏犧牲,浴血奮戰(zhàn)。我們必須要紀念他們,他們身上的精神是中華民族的魂。
先烈紀念日的設(shè)立有助于更好的弘揚與傳承先烈精神,激勵人民愛國主義情懷。然而先烈紀念日究竟該怎么紀念,是值得我們認真思考的問題。倘若先烈紀念日僅僅是一些政府官員、黨員參與的紀念活動,如此形式主義的紀念恐怕意義并不大。在我看來,烈士紀念日是為了對烈士的緬懷,對人民的教育,因此需要更多的貼近民眾,讓民眾參與進來,才能對先烈精神感悟得更深刻;加強烈士事跡的宣傳報道,加強對青年學生的烈士事跡教育,但要實事求是,杜絕神化烈士形象;最重要的是摒棄形式主義作風,真真正正的為紀念而紀念,為傳承而傳承。
相比較美國1971年確立陣亡將士紀念日、俄羅斯1995年確立戰(zhàn)勝法西斯紀念日,我國的烈士紀念日似乎來的太晚,然而,這僅僅是一個開始,對于中華民族近代屈辱的歷史,我們會永遠銘記,不為仇恨,只為居安思危,時刻警醒自己,不忘國家屈辱,以此勉勵中華民族子子孫孫,自強不息、砥礪前行;以此提醒后人,向先烈學習,誓死捍衛(wèi)中華民族獨立、完整;以此勸慰世人,珍惜先烈們用鮮血換來的和平,珍惜眼前的幸福。
人們說一個不銘記歷史的民族看不到未來,先烈紀念日就是一座時刻提醒中國人銘記歷史的警鐘,警醒著中國人為共和國更好更快的向前發(fā)展而奮斗終生。(中國臺灣網(wǎng)網(wǎng)友:張麗媛)
(本文為網(wǎng)友來稿,不代表中國臺灣網(wǎng)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