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是我國的農歷七月初七,是我國最具浪漫色彩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七夕節(jié),又稱“乞巧節(jié)”。從有關的歷史文獻來看,七夕最早來源于人們對自然的崇拜。大約在三四千年前,隨著人們對天文的認識和紡織技術的產生,便有了牽牛星與織女星的說法,《詩經·小雅·大東》中對此有著明確記載:“維天有漢,監(jiān)亦有光;岐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報章;皖彼牽牛,不以服箱!币馑际钦f,天上有一條銀河,像鏡子一樣發(fā)出光亮。三只角的織女星,一天來回移動七次,雖然來回移動七次,卻織不出好花樣的布錦;銀河對岸的牽牛星閃閃發(fā)光,卻不能用來駕車。
到了漢代,牽牛星和織女星被完全人格化,并演繹出《牛郎織女》的美妙傳說!豆旁娛攀?迢迢牽牛星》就如訴如泣地寫出了織女隔著銀河遙望牽牛的愁苦心情:“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弊掷镄虚g還表現出愛情經受折磨時的痛苦,情景并生,哀怨動人。隨著牛郎織女愛情故事的發(fā)展完善,七夕逐漸成為民間的普遍節(jié)日,其節(jié)俗活動也日臻豐富多彩,姑娘們于這天進行“乞巧”也就更加普遍,而且形成有不同的乞巧習俗。
最早的乞巧習俗為“穿針”,即女子于七夕之夜手執(zhí)五色絲線和連續(xù)排列的五孔針、七孔針或九孔針,對著月光連續(xù)穿針引線,將線快速全部穿過者稱為“得巧”。東晉葛洪在《西京雜記》中對此就有記述:“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于開襟縷,人俱習之”,表明此俗始于漢代。南朝梁宗懔在《荊楚歲時記》一書中對此俗也有描述:“七月七日,為牽牛、織女聚會之夜。是夕人家婦女結彩縷穿七孔針,或以金銀瑜石為針”。南北朝末期顧野王所編著的《輿地志》中則記敘說:“齊武帝起層城觀,七月七日,宮人多登之穿針,世謂之‘穿針樓’!笨梢姰敃r宮中專為乞巧建有穿針樓。此俗傳至民間,民間也開始出現穿針樓且于七夕夜登樓穿針乞巧的現象,五代王仁裕在《開元天寶遺事》中對此就有記載:“七夕,宮中以錦結成樓殿,高百尺,上可勝數十人,陳以瓜果酒炙,設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妃嬪各以九孔針五色線向月穿之,過者為得巧之候。動清商之曲,宴樂達旦,土民之家皆效之!倍谄綍r,穿針樓不用實為可惜,人們便在此樓上曬晾衣襟,故又稱“曬衣樓”。不過,頗為有趣的是,由于魏晉文化的繁榮,不少地方的登樓曬衣改為了登樓曬書。
伴隨著“穿針乞巧”的普及,大約在南北朝時期又出現了“喜蛛應巧”的習俗,即在“穿針乞巧”之后,大家都睜大眼睛看果盆上有否“喜蛛”在結網,誰先發(fā)現,誰就大吉大利。而所謂喜蛛,其實是一種米粒大的小蜘蛛,夏秋之交,在一些花草樹木上,常能見到,偶爾有一只爬在人身上或被人發(fā)現在屋內,都說是喜事之兆,一般都會被很小心地放生,大家都不會輕易弄死它!肚G楚歲時記》中對“喜蛛應巧”之俗有著明確記載:“是夕,陳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網于瓜上則以為符應!辈贿^,蜘蛛不會遂人愿的按時出現在瓜果盤中,于是人們便在乞巧前捕捉幾個來,以其結網疏密來應巧,《開元天寶遺事》中對此有詳細記述:“七月七日,各捉蜘蛛于小盒中,至曉開,視蛛網稀密以為得巧之侯。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小。民間亦效之!彼纬显显凇稏|京夢華錄》中對此也有敘述:“七月七,以小蜘蛛安合子內,次日看之,若網圓正謂之得巧!彼未苊茉凇肚練q時記》中也說:“七夕以小盒盛蜘蛛,次早觀其結網疏密以為得巧多寡!
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時代的發(fā)展,穿針乞巧的習俗也發(fā)生了變體。明清時期,婦女們都習慣于向水盆中投針,俗稱“投針驗巧”。其具體的方法是先準備一只面盆,放在天井里,倒入“鴛鴦水”,即把白天取的水和夜間取的水混合在一起,面盆和水要露天過夜,再經第二天即七月初七白天太陽一曬,到中午或下午就可以“驗巧”了。原來面盆里的水,經過半天太陽光照射,表面依稀生成薄膜,于是取縫衣針,輕輕平放在水面上,針不會下沉,便以水底下出現的針影形狀來是否“得巧”。明代劉侗、于奕正所著的《帝京景物略》對其進行了詳述:“七月七日之午丟巧針。婦女曝盎水日中,頃之,水膜生面,繡針投之則浮,看水底針影。有成云物花頭鳥獸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謂之得巧;其影粗如錘、細如絲、直如軸蠟,此拙征也。”在大都北京,此俗也頗為流行,《直隸志書》中就記載說,北京良鄉(xiāng)地區(qū)“七月七日,婦女乞巧,投針于水,借日影以驗工拙,至夜仍乞巧于織女!鼻宕诿糁兴摹度障屡f聞考》中對北京地區(qū)婦女投針驗巧之俗也有記錄:“燕都女子七月七日以碗水曝日下,各自投小針浮于水面,徐視水底日影;蛏⑷缁ǎ瑒尤缭,細如線,粗如錘,因以卜女之巧!
如今,全國各地流傳的七夕乞巧習俗,形式更加多樣,內容更加豐富。如浙江杭州、寧波、溫州等地,人們在這一天用面粉捏制各種小型物狀,用油煎炸后稱“巧果”,晚上在庭院內陳列巧果、蓮蓬、白藕、紅菱等,女孩則對月穿針,以祈求織女賜以巧技;在廣州地區(qū),七夕到來之前,姑娘們就預先備好用彩紙、通草、線繩等,編制成各種奇巧的小玩藝,還將谷種和綠豆放入小盒里用水浸泡,使之發(fā)芽,待七夕之夜用來拜神,稱為“拜仙禾”和“拜神菜”。隨后,姑娘們手執(zhí)彩線對著月影或燈影將線穿過針孔,如一口氣能穿七枚針者叫得巧,被稱為巧手,穿不到七個針的叫輸巧;陜西黃土高原地區(qū)的婦女們則在七夕之前結扎穿花衣的草人,謂之“巧姑”,并栽種豆苗、青蔥。七夕之夜,要向“巧姑”供奉瓜果,各家女子各手端一碗清水,剪豆苗、青蔥放入水中,以月下之影來占卜巧拙之命,同時還穿針走線,競爭高低,有時還舉行剪窗花比巧手的競賽活動。
也許女孩子們在七夕這天晚上進行各種乞巧活動的同時也在乞求得到美滿的愛情,也許是因為牛郎織女每年相會于七夕,“乞巧節(jié)”逐漸演變?yōu)榫哂兄袊鴤鹘y(tǒng)的情人節(jié)了。(中國臺灣網網友:袁文良)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中國臺灣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