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當默多克旗下具有百年歷史的英國暢銷報紙《世界新聞報》因竊聽丑聞而停刊時,英國人還能聊以自慰,“至少我們還有BBC(英國廣播公司)”。如今這座“英國傳媒最后堡壘”陷入近半個世紀來最嚴重的信任危機。先是對旗下知名主持人薩維爾的性丑聞?wù)谡谘谘,不久后又鬧出議員性侵的不實新聞,以至于上任才54天的BBC總裁恩特威斯爾不得不引咎辭職。在網(wǎng)絡(luò)上,不少英國網(wǎng)民發(fā)問,“我們還能相信BBC嗎?”
上月23日,時任BBC總裁恩特威斯爾在議會聽證會上曾“直言不諱”地說,正是公司的“文化氛圍”,才能使性侵行為得以存在和持續(xù)。這大概就可以解釋為何薩維爾之流能“幾十年如一日”地施獸行而不被追究。無獨有偶,近來一本名為《我們能相信BBC嗎?》的書頗為暢銷,作者羅賓·艾特肯是一位在BBC工作了15年的資深記者,他以自己親身經(jīng)歷和細致觀察,對BBC的報道公正性原則提出質(zhì)疑和申訴。艾特肯認為,作為一向以公正、自由為品牌標志的BBC,在全球享有至高無上的道德形象,但即便是這樣一家媒體,在內(nèi)部還是存在著偏見和立場。
的確,某種程度上,由人來進行的報道,可能不可避免地會帶上個人喜好和立場的烙印,但是,這不能成為媒體突破真實和社會道德底線的借口。現(xiàn)在,恩特威斯爾辭職了,但恐怕這對解決BBC的問題沒有什么幫助。如果BBC的“文化氛圍”不改變,那么,誰又能保證它不再制造下一個丑聞或者是面臨下一場危機呢?
或許真是認識到BBC出大問題了,11日,BBC的管理機構(gòu)——英國廣播公司理事會主席彭定康表示,將對BBC進行“徹底的、結(jié)構(gòu)層面的改革”,進而“重新塑造公眾的信心和信任!毙Ч烤谷绾?BBC能否挽回聲譽?我們將拭目以待。不過,在經(jīng)歷了一次又一次的丑聞后,以BBC為代表的西方媒體頭上的光環(huán)正在逐漸褪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