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報5月7日在評論版刊登文章《開卷一定有益?》。此文針對如今圖書市場被各色胡亂拼湊、毫無思想內(nèi)容的“垃圾書”充斥,閱讀淺俗化大行其道而言,是不錯的。但其對“開卷有益”這個說法持質疑態(tài)度,理由并不充分,恰恰是對“開卷有益”的誤解,客觀上會誤導讀者,特此撰文補遺。
“開卷有益”,是人們耳熟能詳?shù)囊痪涑烧Z,有特定含義,重在勵志,不能牽強附會,任意解釋。《成語大詞典》對此成語的注解,開宗明義是“褒義”,無貶意。[釋義]開卷:打開書本,指讀書;卷;書籍;益,好處。讀書有好處。與“開卷有得”同義。其出典在宋·王辟之《澠水燕談錄》一書卷六:“太宗日閱《御覽》三卷,因事有缺,暇日追補之,嘗曰:‘開卷有益。朕不以為勞也’!笨梢,“開卷有益”本義是勸人勤讀書、多讀書!伴_卷有益”,針對“無心向學”而言,是“勸學篇”、“進學解”。并不會追究“卷”本身有無問題,必須對書的質地先置疑、后懷疑、再質疑之意。由此也可見,“開卷一定有益?”是個不成問題的“問題”。對此約定俗成的成語置疑、存疑、質疑,看似“與時俱進”、“大膽懷疑”,其實是對成語“開卷有益”特定涵義的誤讀,會誤導讀者,尤其是涉世未深的青少年,就會以此“讀書不一定有益”為理,懶于讀書,荒于嬉戲。這種疑問,容易誘人墜入新的“讀書無用”陷阱。不能因“開卷一定有益?”的無端質疑,讓成語“開卷有益”莫明其妙地躺著中槍。
“開卷一定有益?”也是對“開卷有益”的求全責備。從邏輯上說,這是偷換概念,違反了同一律。如前所述,“開卷有益”,本意是勸人多讀書,從中獲得知識的力量,尋覓人生的真諦。其中已包含讀書方法論,勸人讀書要多動腦筋,要學會思考,讀書要“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去其糟粕,取其精華”之意。正如南宋學者陳善所說,“讀書須知出入法”,既要“知入”,更要“知出”?梢,“卷”本無辜,書的有益與否,抑或無益有害,責不在“卷”,而在書的作者、作家,更不在開卷者、讀書人。對讀者而言,讀書獲知明理,“開卷有益”,不讀書不得益,這是毋庸置疑的。要求讀書時明辨是非,謹防中毒乃至上當受騙,這是開卷者提高自身讀書素養(yǎng)、能力、水平的問題。更何況,讀書方法不當,讀了消化不良,這是“開卷”之后的第二落點問題,也是另當別論的話題,與“開卷有益”成語無涉。我們要相信當代青年的智力、眼力和能力。不要杞人憂天。不要因有些書籍粗制濫造而對歷久彌新的成語“開卷有益”置疑、存疑、質疑甚至疑復、廢棄。這就把臟水與孩子一起潑掉了,豈不可惜?尤其是當下,以“開卷有益”規(guī)勸青少年多讀書、奉勸黨員干部勤讀書,對于糾正“無心向學”的傾向、針砭懶于讀書的時弊,提高全民閱讀概率、能力與水平,無疑仍是人生寶貴的座右銘,仍有給力的鞭策、激勵作用。
因為我們有心向學,有志向學,展卷必有得,開卷定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