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侯門深似海,公眾想要一窺端倪似乎很難。南京市政府今年新年的舉動告訴我們,誰說侯門深似海,只怕群眾的有心人。今年元旦,南京市政府開門迎新,市政府大院64年來首次向市民開放!癢elcome to北京東路41號”(歡迎來北京東路41號)是南京市政府向市民發(fā)出的邀請。
相比其他地方的市政府,南京市政府更有“內(nèi)容”。它不僅是政府的辦公場所,它首先是國家文物保護單位,是典型的“侯門”。這里有民國時的考試院,有供關(guān)云長的武廟、有高大參天的銀杏,有仿明清宮殿式建筑,單檐歇山頂。屋面覆蓋綠色琉璃瓦,斗拱、檐椽、梁枋等均施以彩繪……它是中華文化的瑰寶,也是南京市民的財富。南京市政府此次開放,是“還政府與民”的舉措。
其次,其意義更為非凡之處在于,這是最為直觀的政務公開的方式。中國人總是相信耳聽為虛眼見為實。以往公眾看到的官員都是“電視明星”,政績再突出總覺得隔了一層。此次市政府大院以及市政務辦、市住建委、市教育局等在內(nèi)的11個機關(guān)部門在固定的時間設(shè)“公眾開放日”,公眾可以更直觀、更多了解、參與、監(jiān)督黨政機關(guān)工作。讓公眾對政府的工作多些“親身體驗”,在不少國家已經(jīng)是慣例,南京市政府的開門辦公顯然會為形象加分。
當然以往政府關(guān)門辦公的顧慮也不能不考慮。譬如有不少人以“國家秘密”為名對開門辦公有抵觸,認為很多政府工作不適合曝露于光天化日之下。事實上,“國家秘密”在任何國家都存在,如何在“國家秘密”和“公眾開放日”之間設(shè)計一個很好的制度銜接,才是解決問題的關(guān)鍵。譬如南京“公眾開放日”設(shè)計了適度公開原則。按照“全面公開”、“有限公開”和“不予公開”的類別進行劃分,既依法保障公眾的知情權(quán)和參與權(quán),又嚴格遵守各項保密規(guī)定。
當年的“侯門”,如今“還政府與民”,讓群眾路線走進政府,讓“侯門”不再深似海,F(xiàn)代政府都應該會說“Welcome to政府”。2014,政府歡迎你!(付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