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加大出口結構調整力度,持續(xù)開掘內需潛力的背景下,今年1至8月,中國貿易順差同比減少14.6%,為1039億美元。
貿易順差的減少意味著什么,通過何種方式減少順差、平衡外貿發(fā)展,成為各界關注的話題。
“實現進出口大體平衡是我們的長期方針。在外貿持續(xù)的恢復性增長中,順差收窄說明進出口增長更趨于協調和平衡,有利于緩解人民幣升值壓力,是外貿健康發(fā)展的標志!鄙虅詹繃H貿易研究院有關專家說。
專家分析指出,通過擴大進口做“加法”,而非一味壓出口做“減法”,是推動中國外貿平衡發(fā)展的合理路徑。
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外貿年均增長17.5%,比經濟增長平均快7至8個百分點,出口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強勁動力之一。
出口的增長為中國帶來大量外匯財富,但由于內需不足、進口能力相對落后,隨之也帶來了進出口貿易不平衡的問題。
盡管這種不平衡體現了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產業(yè)分工的必然性,而且占中國出口半壁江山的也是外資企業(yè),但貿易順差居高不下的事實也成為中國與主要貿易伙伴之間摩擦的起源。
業(yè)內人士認為,出口對保持中國經濟平穩(wěn)健康發(fā)展意義重大,改革開放以來通過幾代人的努力贏來的國際市場份額也不應該輕易放棄。因此,如果要促進外貿平衡發(fā)展,中國應在加快轉變出口增長方式的同時,開放市場,擴大進口。
值得注意的是,國際金融危機爆發(fā)后,中國的外貿平衡狀況已經發(fā)生了一些變化:在刺激經濟一攬子計劃的拉動下,中國國內的投資和消費持續(xù)快速增長,而這種內需持續(xù)增長帶動了進口需求的旺盛,貿易順差隨之大幅減少。
在日前召開的2010年中國進口論壇上,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崇泉表示,擴大進口,對一國經濟發(fā)展具有不容忽視的重要作用。通過進口,可以彌補國內資源不足,引進先進的技術設備,引入競爭,實現資源的優(yōu)化配置,將資本轉化為生產力,提高生產效率和技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