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拉薩布達拉宮廣場布置巨型“切瑪”迎接藏歷新年。現(xiàn)場這位藏族老阿媽稱這是她見過的最大的“切瑪”。藏歷新年時,藏族民眾家家戶戶供“切瑪”,人人都嘗“切瑪”。當客人走進藏民家時,主人首先會獻“切瑪”,客人從堆放在“缽”中的“切瑪”里拿出一點兒來,并說“扎西德勒”(吉祥如意之意),爾后放進嘴里,預祝新春如意、身體康健。 中新社發(fā) 廖攀 攝
四座象征五谷豐登的“超大”切瑪二十二日起首次現(xiàn)身拉薩布達拉宮廣場。與廣場四周的紅燈籠、布達拉宮門前用漢藏兩種文字書寫的“歡度藏歷新年”花壇一道相映成趣。
切瑪是藏歷新年期間藏家供奉以及迎接貴客的一種五谷豐收斗,藏語稱“切瑪”,斗內(nèi)會裝滿酥油、糌粑、麥粒等,上面插有染成色彩鮮艷的青稞穗以及雞冠花。
在二十三日的布達拉宮廣場,不時有市民、游客在切瑪前照相。據(jù)布達拉宮管理處負責人介紹,往年藏歷新年期間,多以鮮花裝點布達拉宮廣場,今年為突出民族特色,特地在廣場擺放了象征五谷豐登、來年身體康健的切瑪。
該負責人表示,擺放在廣場上的切瑪長度約兩米,體積可謂“超大”。而且制作相當精良,斗身系花崗石雕刻而成,斗內(nèi)的糌粑、酥油、青稞都是真正的食品。
根據(jù)藏歷新年傳統(tǒng),切瑪通常會從新年初一擺放到十五,預計這四座超大“切瑪”也會在這半個月內(nèi)一直陪伴歡度新年的藏族民眾。(記者 德永健 劉舒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