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稱“唱小曲”、“唱小調”,又因演唱時藝人自彈月琴或琵琶,被稱為“唱月琴”或“唱琵琶”。本世紀50年代以后才定名為“四川清音”。它用四川方言演唱,流行于以成都為中心的城市與農村,以及長江沿岸的水陸碼頭。四川清音是由明、清的時調小曲及四川民歌發(fā)展而成。音樂十分豐富,計有100多支曲牌。如[趙調]、[背工調]、[滿江紅]、[打棗桿調]、[馬頭調]、[疊斷橋]、[ 小桃紅]、[銀紐絲]、[梅花落]等等。音樂唱腔結構分曲牌和板腔兩類。板腔類又有“漢調”和“反西皮”兩種。傳統(tǒng)的演唱方式為坐唱,即擺上一或兩張八仙桌,演唱者面對聽客正面而坐,主唱者居中(多數(shù)為女藝人),琴師坐在主唱者的左右兩邊,月琴、琵琶或三弦在左面,碗碗琴、二胡或小胡琴在右面。這種方式主要是在茶樓、書館里的演唱,另外還有沿街賣唱或到旅店客棧賣唱的。清代中期以后,四川清音賣唱的藝人很多,出現(xiàn)了“大街小巷唱月琴,茶樓旅店客盈門”的景象。
四川清音除有專業(yè)藝人外,還有許多業(yè)余愛好者,稱為“玩友”。他們不但能唱,一般都能彈奏琵琶或月琴,有的彈奏水平還相當高。還有一些清音的玩友組織,他們?yōu)橥苿铀拇ㄇ逡羲囆g的發(fā)展發(fā)揮了作用。 五六十年代,四川清音進入劇場,坐唱的形式逐漸被站唱所取代。改為演員自己敲擊竹節(jié)鼓打板演唱,配以小樂隊伴奏,樂器有琵琶、高胡、二胡、中胡等。伴奏員兼演配角并參與合唱幫腔。 四川清音的傳統(tǒng)曲目很豐富,有《昭君出塞》、《尼姑下山》、《斷橋》、《黛玉焚稿》、《放風箏》等,現(xiàn)代曲目有《布谷鳥兒咕咕叫》、《六月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