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三级理论A电影在线_日韩欧美精品在线_女女国产香蕉久久精品_成在线人视频免费视频网站

字號:
十三行遺址

  時間:2008-05-05 14:16    來源:中國臺灣網(wǎng)     
 
 

 

  十三行遺址,是臺灣北部重要的考古遺址之一。該遺址位于臺北縣八里鄉(xiāng)淡水河?诮唤缣幍哪习叮诰虺鎏掌、鐵器、墓葬等各類豐富的史前遺物。該遺址的主人生存于距今約1800至500年前,在文化上屬于臺灣史前時期的鐵器時代,是目前臺灣唯一確定擁有煉鐵技術的史前居民,很有可能是臺灣平埔族凱達格蘭人的祖先。該遺址被臺灣當局定為二級古跡,目前保留遺址面積約一公頃,并在遺址旁設立十三行博物館,是臺灣第一座縣立考古博物館。

  遺址發(fā)現(xiàn)及挖掘過程簡介


 

  1955年秋天,臺灣空軍飛行員潘克永少校隨機飛越八里鄉(xiāng)觀音山上空時,突然發(fā)現(xiàn)飛機的羅盤出現(xiàn)了磁力異常的反應,他以為是發(fā)現(xiàn)了鐵礦,所以才會影響到羅盤的運作。

  1957年,潘克永找到了在臺灣大學任教的地質(zhì)學家林朝棨,會同中美鉆探公司工程師黃瀛東到八里鄉(xiāng)頂罟村實地勘查,才知道在地面上到處可見的鐵塊與鐵渣,其實是土法煉鐵所遺留的殘渣。因為當?shù)夭o漢人或日本人煉鐵的紀錄,他們斷定這些殘渣為史前人類的煉鐵遺址。由于遺址所在地臺北縣八里鄉(xiāng)頂罟村有個別名叫“十三行村”,于是將此考古遺址命名為“十三行遺址”。至于頂罟村別名的由來則有不同的說法,一說是因為清朝時,這里曾為重要商港,有多達十三行郊(商家)在此經(jīng)商,所以將此處稱為“十三行”?墒,也有學者認為“十三行”可能來自原住民語言的音譯,為原住民稱呼該地的名稱。

  1959年,石璋如教授率領學生到該址短期試掘,獲得陶器、石器、鐵器和玻璃器等文物以及二座墓葬,并推斷十三行遺址屬于臺灣住民凱達格蘭及噶瑪蘭系統(tǒng)的史前文化。1963年,臺北縣文獻會委托劉斌雄教授在該遺址開挖二個深坑,發(fā)現(xiàn)遺址有二個文化層重疊,下層為赤褐色網(wǎng)紋硬陶文化層(即十三行文化層),上層則是近代的漢文化層。1980年,臺當局“交通部”觀光局將八里鄉(xiāng)十三行文化遺址列為重要考古遺址。

  1988年,考古學家臧振華和劉益昌,由于對臺灣平埔族和早期漢文化之間的接觸這一研究議題感興趣,而決定選擇十三行遺址進行考古挖掘,卻意外引爆了一場文化保存和工程建設的沖突事件。原來,十三行遺址已被前臺灣省政府住宅及都市發(fā)展處劃定為“八里污水處理廠”用地,即將動工。經(jīng)過文化及學術團體兩年多的抗爭,還是僅保留了極少部分的遺址。1991年,十三行遺址被指定為二級古跡,保存范圍長約144米、寬約22米、總面積為3,161.9平方米。1995年,當局“中央”各部會決議在污水處理廠旁撥地成立“十三行遺址文物陳列館”。1998年,該館更名為“十三行博物館”,同時也開始博物館的興建工程,2003年,博物館正式完工并開館。

  十三行文化


 

  由于十三行遺址在臺灣史前史中的重要地位,考古學者通常將臺灣北部地區(qū)史前時代晚期文化通稱為“十三行文化”。除了十三行遺址之外,位于臺北市中山區(qū)的西新莊子遺址,也是十三行文化的代表性遺址之一。

  十三行文化屬于北臺灣地區(qū)的金屬器時代,時間大致從2,300年前開始,到漢人進入本地區(qū)之后才結束,是臺灣史前文化的代表文化之一。十三行文化的主要特征是石器減少,只剩下凹石、石槌等無刃器。除了石、鐵外,還有為數(shù)不少的陶器,主要是紅褐色夾砂陶,特征是手工制作,含細沙,火候高、質(zhì)地堅硬。

  如果以史前文化較寬的定義而言,臺灣北部地區(qū)擁有赤褐色或淺褐色拍印幾何紋硬陶的史前遺址,都屬于廣義十三行文化的范疇。就此而言,十三行文化的分布地區(qū),在西海岸地區(qū)由淡水河沿著海岸向南一直分布到大安溪,向東則沿著北海岸、蘭陽平原一直分布到奇萊平原北側的三棧溪。

  根據(jù)考古學者劉益昌的看法,根據(jù)時間、分布區(qū)域及文化內(nèi)涵,十三行文化可以再區(qū)分為早、晚兩期及七個不同的類型。其中早期為距今2000-1000年之間,包括十三行類型、后龍底類型、番社后類型;晚期距今1000年以內(nèi),包括埤島橋類型、新港類型、舊社類型與普洛灣類型。

  十三行遺址出土的主要器物


 

  陶器


 

  十三行遺址所發(fā)掘出土的文化遺物中,陶器是數(shù)量最龐大的一批標本。其中,完整或可復原的陶器約126個,破碎的陶片占最大宗,估計約超過80萬件。十三行遺址出土主流的紅褐色夾砂陶片,依據(jù)其施紋方式的不同,可以分為素面、拍印文系統(tǒng)、及壓印、刻劃、刺點、劙劃、捺點等。一般而言,紋飾多施于器物腹部及延伸的底部,大部分皆通體施紋,亦見紋飾呈環(huán)帶狀分布。

  在各種出土陶器中,淡褐色陶器雖然數(shù)量不多,但卻有其它器物少見的粗條紋紋飾;液谏噘|(zhì)陶器數(shù)量也不多,但是頗具特色,器型有小口大腹的罐與瓶,質(zhì)地細致,表面經(jīng)常抹平磨光,肩部外表裝飾有刺點紋及圈點紋,紋樣常環(huán)繞器表一周。

  在所有出土陶器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被十三行博物館譽為“鎮(zhèn)館之寶”的“人面陶罐”。該陶罐在口緣、足部的表面均勻散布圈印、櫛點等裝飾圖樣,在陶罐腹部則有生動的人面造型:微凸的眉脊、狹長的雙眼、微張的嘴角、再配上臉頰旁立起的雙耳。人面陶罐為墓葬出土文物,據(jù)學者推測可能為宗教用途。

  鐵器


 

  十三行遺址出土的鐵渣、礦石、煤等,顯示該遺址主人已知煉鐵。此外,在十三行遺址也發(fā)掘出煉鐵作坊,證實煉鐵是在聚落內(nèi)進行的。

  出土的鐵器不多,可能是因為氧化腐朽不易保存,以及再制造利用,以致出土器物數(shù)量較少。目前出土的鐵器皆器型不明,推斷是用來做武器的。一般來說,如果具有農(nóng)耕文化,應當有金屬制的農(nóng)具,或是類似物。雖然目前已經(jīng)證明十三行人能夠農(nóng)耕,只是技術并不高明,他們同時也會畜養(yǎng)家畜。

  其它器物


 

  除了日常用具外,十三行遺址也出土很多瑪瑙珠、玻璃手燭、玻璃耳玦、玻璃珠,以及其它質(zhì)料的珠子。現(xiàn)址還發(fā)現(xiàn)金飾、鎏金青銅碗、銀管飾物、銅刀柄、銅碗、銅鈴、銅幣等罕見遺物。由于這些器物或者來自臺灣其它的族群、或者來自南洋、或者來自大陸,因此可能是與外界貿(mào)易交換所得。由此推斷,十三行在當時是臺灣島內(nèi)外重要的交易地點,與外地的聯(lián)系相當頻繁。

  墓葬相關人骨及器物


 

  十三行遺址還出土了大批和墓葬相關的人骨及器物。依出土的姿勢與方向,人骨的姿式可分為九大類型,其中最值得討論的是屈肢葬。十三行遺址主人的埋葬習俗,以頭朝西南臉向西北的側身屈肢為主,兇死者則往往以頭向東北的直肢葬方式埋葬,常見的陪葬品包括裝飾品陶罐、青銅柄、鐵刀等器物。在十三行遺址出土之前,臺灣史前遺址中從無屈肢葬的葬式出現(xiàn)。

  此外,由無頭葬出現(xiàn)可知聚落或族群間可能有戰(zhàn)爭或獵殺的行為。

  曾經(jīng)居住過十三行遺址的三群人

  十三行豐富的出土文物,對理解該遺址主人的生活型態(tài)有不小的幫助。根據(jù)考古學者所作的研究指出,在十三行這片土地上,曾經(jīng)先后有三群不同的人在此居住。最早一批人是所謂的“圓山文化人”,他們大約在2,000多年前、新石器時代晚期定居于此,由于遺留下來的文物不多,可能表示居住的時間不長。

  其次,大約在1,800年前,有另一群人遷入十三行,考古學者稱他們?yōu)椤笆形幕恕,很可能就是平埔族凱達格蘭人的祖先。他們在這里居住的時間相當長,至少住到距今大約800年前,前后長達1,000年以上。他們除了留下豐富的遺跡與遺物外,也留下了大量的墓葬。十三行遺址上所挖到的文物,大多數(shù)是這一群人所遺留的。

  最后一群人則是清代中葉之后從福建渡海而來的漢人移民,他們在此建立了一個村莊。

  “十三行文化人”的食衣住行

  十三行人以農(nóng)業(yè)為主要生計,種植稻米等農(nóng)作物。除了種稻外,漁獵也相當發(fā)達,他們到淡水河邊采取貝類、捕捉魚類、海中哺乳類,并到鄰近的山區(qū)狩獵鹿、山豬、羌、山羊等野生動物,充分利用了河海口及山林的豐富資源。吃完貝肉后,他們多會將貝殼丟棄在同一個地方,形成考古學家所稱的“貝冢”。

  由于遺址上發(fā)現(xiàn)了史前人用來織布的陶紡輪,可知十三行人應會利用簡單工具做衣服。但是因為這些衣服埋在地下太久而腐爛,已無法知道它們的顏色和樣式。

  十三行人住在由木頭架高的屋子里,藉以避免潮濕,并防止野獸的侵襲,學者稱此為“干欄屋”,而臺灣原住民部落也都有類似建筑。

  十三行人和臺灣島內(nèi)、大陸東南沿海以及南洋地區(qū)應有密切往來,所以才會在遺址上發(fā)現(xiàn)外來的陶器、青銅器、漢人錢幣、琉璃珠等。此外,十三行人的工藝技術相當發(fā)達,他們不僅會煉鐵,用鐵制作各種生活用品,還拿來和其它族群交換物品;他們也會燒制精美而細致的陶瓶、陶罐等,閑暇之余,還會利用陶土制作生動而精巧的人或動物形的陶偶。

  學界對于出土人骨的研究也顯示,十三行人很可能和臺灣原住民一樣,喜歡嚼食檳榔、煙草,并常蹲在地上聊天、吃飯。

 
編輯:賀晨曦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