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萬年的生命旅程
在過去人類的眼中,大地是恒久不會變動的,彷佛從創(chuàng)世紀以來便浮現于地球表面直到永遠。時至今日,藉由科技的方法,我們了解到地球的本身就是一個不安定的個體,它活躍的動作同時也促成了地表萬物千變萬化的生態(tài)環(huán)境。
臺灣,這個位于歐亞大陸東南沿海的島嶼,它的存在也是見證了一段地質變化的過程:島嶼的出生、成長、與海洋的搏斗,種種波瀾壯闊的成長遺跡,在今日的淡水河流域就處處可見。
臺北盆地
臺北盆地位于臺灣島北部,北以大屯山火山群為界,東部和南部被雪山山脈的余脈形成的丘陵所環(huán)繞,西有基隆竹南丘陵的觀音山、林口臺地等圍繞,盆地形狀完整。盆地周邊長約70公里,面積約240平方公里。地勢低平,除山麓與河邊外,東南稍高,西北稍低。盆地周邊多斷層,平均坡度14-16度,最大達32度。對外有6條通道:東沿基隆河有鐵路、公路通往基隆;西北沿淡水河有鐵路、公路至出?冢荒涎匦碌晗泄吠ㄍ颂m;西南有三條通道通往桃園平原,其中,鶯歌附近至桃園平原的通道,最窄處僅3公里左右,為重要門戶。臺北市位于盆地中央,還有臺北縣6座縣轄市位居其內,人口最為稠密。淡水河下游地勢低洼,高程僅5一10米,常有水患。
輪廓鮮明的臺北盆地,外形并不十分圓,倒有點像一個不等邊的三角形,其三個頂點分別為北面的北投、東面的南港和西南面的樹林鎮(zhèn)。三點連線的距離是:北投至南港為15公里,南港至樹林為20里,樹林至北投為17公里。境內地勢低平,從東南向西北緩緩地傾斜,海拔高程一般為5-10米。東南部景美鎮(zhèn)附近地勢較高,海拔約14米。若以環(huán)繞盆地邊緣的海拔20米等高線為界,測得面積達243平方公里,是臺灣島上的第二大盆地。伸入盆地的山脈有正北面的劍潭山,海拔153米;東面有南港山,海拔375米;東南面有景美山,海拔144米。淡水河自南而北穿貫臺北盆地,另有三峽溪、新店溪和基隆河先后匯入淡水河,西北經關渡缺口注入臺灣海峽。18世紀末因淡水河與大陸通航,成為北部經濟中心,其后淡水河淤淺,而基隆港興,鐵路貫通南北,地位更顯重要,今盆地除有人口超過200萬的臺北市外,并有臺北縣6座縣轄市,為全省人口最密集地區(qū),土地利用亦趨都市化。臺北盆地是一個構造盆地,由地層斷裂陷落而成。盆地四周有許多斷層線,如東南側的臺北斷層、新店斷層、大坪頂斷層等,這些斷層大都循東北東至西南西的走向,呈規(guī)律排列;在西側,則有山腳與新莊斷層,大致作南北走向;而大屯火山群東南側的嵌腳斷層,則作東北至西南走向。這許許多多的斷層是臺北盆地成因的“見證人”。臺北盆地原為干涸的湖盆,由基隆河、新店溪、大漢溪沖擊而成,盆地內地勢低緩平坦。臺北盆地在形成初期,曾有大量的積水,地史上稱之為“臺北湖”。后來,淡水河、新店溪與基隆河帶來的大量泥沙不斷充填,久而久之,使得臺北湖逐漸淤淺,露出大片的土地。臺北市就坐落在臺北盆地中央的淡水河畔,面積為270平方公里,依山傍水,景色十分壯麗。流經臺北市的淡水河及其支流基隆河和新店溪,分別從西、北、南三面圍繞市區(qū),西側的淡水河上,還坐落著臺北、忠孝、中興、華江等 9座大橋,給這座美麗的城市又增添了幾分雄偉。
距今四五百年前,臺北市這塊地方,還是一片沼澤地帶,叢林茅草,風雨斜陽,顯得異常冷落,惟有原來在此居住的高山族平埔人、駕著獨木舟往來其間,過著悠閑自在的漁獵生活。當時平埔人將這塊地方泛泛地稱之為“大加蚋”,意思是“平坦而浸水的土地”。清朝人郁永河在1694年曾冒險進入臺北盆地,并在其《采硫日記》(即《裨海游記》)中,記述當時盆地的西北部有大片的水面和沼澤區(qū)。沿著淡水河、基隆河、新店溪以及眾多的支流而上,在臺北盆地的邊緣,可以看到被河溪的水力切割出來的關渡、南港、景美,樹林等四個天然缺口,它們成為臺北市聯系臺北縣的主要交通線的必經通道,這些自然通道使臺北盆地與臺北市周圍的丘陵山地聯系起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