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五五年,東初老人于北投興建臺灣“中華佛教文化館”,推動佛教文化弘法、開辦冬令救濟。并帶領弟子于關渡平原整地開墾,以“禪修為主,務農(nóng)為生”將此處命名為“農(nóng)禪寺”。
一九五九年,退下戎裝的圣嚴法師來到中華文化館,在東初老人的座下二度出家。一九七七年,東初老人無疾坐化,囑圣嚴法師繼承法業(yè),接任中華佛教文化館、農(nóng)禪寺住持,致力佛法弘化與禪修推廣工作。
由于信眾日增,為了要尋找一個具有長久性、安定性和未來性的道場建筑用地,前后費時八年,卻苦無結果。直到一九八九年三月二十五日,在例行的念佛共修會中,圣嚴法師親自帶領僧俗四眾弟子,共同持誦二十一遍《大悲咒》祈求觀世音菩薩加持。巧合的是,幾乎在同一時間,位于金山鄉(xiāng)三界村半嶺的觀音殿中,全度法師也在觀世音菩薩法像前持《大悲咒》,祈求菩薩指引,能夠早日找到適當?shù)拇蟮路◣熃诱扑略褐鞒帧?/P>
結果竟以如此不可思議的因緣,覓得一塊得以深耕的福田寶地。同年七月,圣嚴法師正式宣布將金山的新道場命名為“法鼓山”,并為道場未來的建設勾勒出清晰的藍圖─發(fā)揮教育、文化、弘法的功能,為一般信眾提供一個修行佛法、凈化身心的良好環(huán)境,運用佛法來安定人心、安定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