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臺辦:2022年兩岸交流融合取得新進展新成效 呈現五大特點
中國臺灣網1月11日北京訊 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今天上午舉行例行新聞發(fā)布會,國臺辦發(fā)言人馬曉光主持本次新聞發(fā)布會。
人民日報記者:請發(fā)言人介紹2022年兩岸人員往來和各領域交流情況。另外,您對2023年兩岸人員往來和交流合作有何展望?
馬曉光:2022年,由于新冠疫情影響和民進黨當局人為阻礙,兩岸人員往來和線下交流受阻。但以線上線下結合等方式開展的兩岸交流始終沒有停,兩岸同胞走近走親的熱切愿望始終沒有減。過去一年兩岸交流融合克難前行,取得了新進展新成效,呈現出一些新特點:
一是新時代新征程為加強兩岸交流合作、深化融合發(fā)展增添強大動力。黨的二十大就今后一個時期大陸各項事業(yè)發(fā)展制定大政方針、擘畫宏偉藍圖,給兩岸交流融合帶來新愿景新動能,讓兩岸同胞深受鼓舞、信心倍增。第十四屆海峽論壇舉辦前夕,習近平總書記給參加海峽青年論壇的臺灣青年回信,勉勵兩岸青年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同心同行、攜手打拼,進一步激勵廣大青年和兩岸同胞加強交流、擴大合作、團結奮進。
二是兩岸各界交流繼續(xù)保持發(fā)展勢頭。從年初到年底,兩岸文化、教育、科技、衛(wèi)生、體育、基層、青年、少數民族、宗教和民間信仰等各領域、各界別持續(xù)舉辦各類交流活動,全年累計超過1000場次。這些交流活動呈現多主題、多層次、多形態(tài)的特點,充分體現兩岸各領域交流的內在需求強、發(fā)展空間大。兩岸各界同胞在這些交流活動中紛紛表達期盼,希望兩岸交流早日恢復正;。
三是兩岸交流活動的積極影響和凝心聚力作用進一步擴大。第十四屆海峽論壇、紀念鄭成功收復臺灣360周年系列活動等重大交流活動,為疫情條件下兩岸交流合作發(fā)揮示范引領作用。在大陸工作、學習、生活的臺灣同胞成為線下交流的主體。廣東、四川、山東等地舉辦兩岸交流開啟35周年相關活動,回顧總結兩岸各領域加強交流合作、深化融合發(fā)展取得的豐碩成果和經驗啟示,進一步堅定兩岸同胞攜手共進的信心。
四是青年在兩岸交流、融合發(fā)展進程中展現出朝氣蓬勃力量。2022兩岸青年峰會、第十屆海峽青年節(jié)、臺灣青年嶺南行、海峽兩岸青年文化月、臺灣青年邊疆行等一系列兩岸青年交流活動,激發(fā)兩岸青年勇毅奮進。許多臺灣青年通過媒體和社交媒體生動講述在大陸奮斗成長、兩岸青年同心同行故事,產生廣泛積極影響。各有關方面積極支持臺灣青年在大陸實習、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提供了數以千計的實習就業(yè)崗位。臺灣學生報考大陸高校熱度不減。2022年大陸首次試點啟用以“學測”成績招錄臺灣學生的統(tǒng)一平臺,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207所高校首批參加試點,實現錄取人數較2021年增長22%。2022年,臺灣學生也首次可以憑“統(tǒng)測”成績報考大陸13所本科高校和6所高職院校,來大陸就讀有了新的渠道。
五是兩岸融合發(fā)展續(xù)寫新篇章。越來越多的臺灣同胞在大陸找到事業(yè)發(fā)展舞臺,參與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作出了積極貢獻。2022年,共有37名在大陸臺胞及臺胞家庭、臺胞集體榮獲工青婦系統(tǒng)地市級以上榮譽稱號,其中2人被授予全國三八紅旗手榮譽稱號,21個臺胞家庭獲評全國五好家庭、有關。ㄊ校┳蠲兰彝,14名臺灣青年(集體)獲得省級青年(集體)五四獎章等榮譽稱號。中國文聯所屬各全國文藝家協(xié)會新增吸收13位臺灣文藝家會員,多名臺灣藝術家參評中國戲曲牡丹獎、中國攝影金像獎、中國電影金雞獎等重要獎項。
要交流、要合作是兩岸同胞的共同心聲。新的一年,我們將繼續(xù)致力于促進兩岸各領域交流合作,不斷深化兩岸融合發(fā)展,造福兩岸同胞。在大陸疫情防控措施調整優(yōu)化的新形勢下,早日恢復兩岸人員往來正常化、兩岸各領域交流合作常態(tài)化,這是兩岸同胞的共同期望。民進黨當局應當順應民意,盡快撤除對兩岸人員往來和交流設置的障礙。(編輯/李寧 審校/李柏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