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胞調解員:幫助臺胞解讀法律法規(guī),起到兩岸間“軟化劑”作用
中新社廈門7月14日電 題:臺胞調解員:幫助臺胞解讀法律法規(guī),起到兩岸間“軟化劑”作用
作者 鄭江洛
“作為一名臺胞調解員,在面對糾紛時,可以幫助臺灣同胞解讀政策、法規(guī)等,并在中間起到一個‘軟化劑’的作用!备=ㄆ教毒C合實驗區(qū)金融創(chuàng)新服務中心有限公司副董事長黎明杰在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說。
正于廈門舉行的兩岸基層調解員聯誼交流會上,5名臺胞基層調解員講述調解涉臺糾紛的經驗心得。
黎明杰來自臺灣臺北市,2017年來到平潭島,為在嵐臺企臺胞提供金融方面的服務和支持。另外,他從事調解工作也有五年多,參與調解過各類矛盾糾紛。
黎明杰告訴記者,臺胞在與大陸貿易往來涉及糾紛時,兩岸在合同上的解釋、法規(guī)法律上的說明有一定差異!拔覀兡軌蛴酶佑H民化的語言,和臺胞溝通,幫他更好理解大陸的法律法規(guī),整理思路。”
黎明杰表示,涉臺調解工作不僅打通實驗區(qū)涉臺案件訴調對接流程的最后一公里,更是促進涉臺矛盾糾紛低成本、高效率化解,更能拉近兩岸間未來合作上的距離。
臺胞壽彥軒在廈門經營一家企業(yè),主要從事醫(yī)療機構運營等業(yè)務。同時,他還是一名廈門市思明區(qū)涉臺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員。
在交流會上,他分享一次調解糾紛的事例。壽彥軒說,在一次聯誼會上他與一位大陸企業(yè)家相遇,了解到他與一位來大陸經營的臺商有經濟糾紛,原本他打算去起訴那位“聯系不上”的臺商。
在了解糾紛經過后,壽彥軒通過臺商協會的朋友與這位臺商取得聯系,“隨后我組織雙方進行幾次充分溝通,雙方重建聯系,很快就達成共識,避免了一場官司訴訟。”
壽彥軒在大陸處理類似這樣的調解經歷還有很多。壽彥軒說,作為一名臺胞調解員,和臺胞會有更多的共性,無論是語言還是認知,能更好地與對方溝通,能更好地促進化解兩岸間的糾紛與矛盾。
泉州頤和醫(yī)院健康管理中心執(zhí)行長邱俊杰是臺商投資區(qū)引進的臺籍高層次人才。泉州臺商投資區(qū)是臺資企業(yè)集聚高地,為了維護臺籍人員、臺資企業(yè)生產經營者的合法權益,化解臺籍企業(yè)內部及臺籍員工之間的矛盾糾紛,為其提供法律咨詢、糾紛調解等法律服務,泉州臺商投資區(qū)在2019年籌備成立了涉臺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
由于日常工作的關系,邱俊杰經常受邀參與有關臺商、臺胞的糾紛化解工作。此后他受聘為該涉臺涉企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員。
“作為臺胞調解員,溝通能力要強,有同理心。”邱俊杰在日常的調解工作中,對于法律的知識,會做一個補充,除了咨詢法官外,同時他也在空閑時間補充大陸的司法知識,能更好地做一名合格的調解員。
邱俊杰認為,“注重調解、以和為貴”是兩岸人民共同的思維方式和意愿,具有深厚的思想文化積淀和歷史傳統根基,隨著兩岸合作交流的深化,兩岸調解領域的溝通必然也會更加順暢。
本次聯誼交流會延續(xù)“深化調解交流,共創(chuàng)和諧家園”這一主題,自2011年開啟海峽論壇·兩岸基層調解員聯誼交流會以來,今年已連續(xù)舉辦十二年。近年來,福建先后在廈門、泉州、漳州、平潭等臺商、臺企、臺胞聚集地指導設立了36個涉臺調委會(廈門16個,泉州11個,漳州6個,平潭3個),積極為臺胞臺企打造和諧穩(wěn)定的營商環(huán)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