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合肥11月27日電(記者 楊丁淼 陳尚營)在臺商日漸“扎堆”的安徽馬鞍山,吳云景絕對是其中特殊的一個。
見到吳云景時,她正在帶領托老院的老人伴著廣場舞的旋律跳著健身操,其余行動不便的老人三三兩兩地坐在輪椅上,樂呵呵地看著。
行事走路風風火火,愛穿花衣裳,說話始終面帶笑容,年逾古稀的吳云景到大陸投資不為賺錢,而是開辦了一家具有公益性質的托老院。
出生于安徽合肥的吳云景年輕時就跟隨丈夫到了臺灣,20多年前,思鄉(xiāng)情切的夫妻二人回大陸尋根。“我丈夫是馬鞍山當涂人,由于早年失散,我父親和他父母都在當涂去世了!眳窃凭罢f,他們找了很久,卻連墓地都沒有找到。
親人沒有找到,在當涂的街頭,吳云景卻發(fā)現了不少衣衫襤褸的老人,有一些流浪的老人病倒在路邊無家可歸!皩Ω改笡]有盡到孝道,那就把家鄉(xiāng)的老人當成自己的父母去照顧”,吳云景當時就下定了決心,要回大陸發(fā)展養(yǎng)老事業(yè)。
2000年,吳云景和丈夫回到大陸,花費巨資在當涂凌云山下創(chuàng)辦了占地十余畝的“夕陽紅托老院”。
“別人不收的老人,我收;病重無處托養(yǎng)的,我收;子女贍養(yǎng)不力的,我收”。近20年來,吳云景依舊保持著當初托老院創(chuàng)辦時的初心,不為賺錢和盈利,只求家鄉(xiāng)老人能有一個安心終老的所在,養(yǎng)老院的規(guī)模也從最初的不到十位老人,到現在的近百位老人。
記者在夕陽紅托老院看到,高齡、孤寡、癡呆、癱瘓的老人很多,護理難度很大,但這里的護工依然保持著耐心和細致,沒有一絲皺眉和抱怨,認真地為老人上藥換洗。
“在縣城來說,我們這里的護工工資算高薪了,但是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必須敬老愛老,任何對老人不耐心的護工我都會毫不留情地處理甚至辭退!眳窃凭罢f。
由于長期高標準運營,最初幾年托老院一直虧損經營,但近年來政府補貼和福利力度的增加讓吳云景漸漸走出困境,托老院也開始實現盈利。
“我們在大陸感受到的溫暖是真真切切的,政府一次次的雪中送碳令人難忘。”吳云景清楚地記得有一年長江流域汛情緊急,洪水漫到了養(yǎng)老院二樓,但在此之前,民政部門就已經派人將全部老人緊急轉移,還送來10萬元的救濟金。
老伴去世之后,吳云景的工作和生活重心就放在了大陸,臺灣一年只能回那么幾天。她告訴記者,打算讓自己的三個孫子都來馬鞍山創(chuàng)業(yè)就業(yè)。
中共十九大召開之后,吳云景感到由衷地高興,她覺得“兩岸一家親”“同臺灣同胞分享大陸發(fā)展的機遇”的表述尤其暖心。
“兩岸一家親,夕陽紅是我的家,照顧這里的老人就是照顧我的親爹媽。”吳云景說。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