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旺報》4日刊載臺灣文化大學學生段佩宜文章,大陸隨處可見的報刊亭被稱做是城市的文化窗口,但近年來受到電子媒體的沖擊,越來越多的報刊亭開始販賣其它和報刊不相關(guān)的商品,原本小小的報刊亭就變成一家便利商店,逐漸喪失了文化窗口的意義。
全文摘編如下:
走在北京的道路上,經(jīng)常會看到報刊亭,這在大陸的主要城市中是很常見的,它們通常設(shè)在天橋下的人行道上,或公車站牌旁。
初來北京的我,對于報刊亭十分好奇,每每都會停下腳步看看亭子里到底賣些什么,除了報章雜志,還有飲品、茶葉蛋、烤香腸等等,另外還有手機充值卡、腳踏車出租、房屋租售等服務,整體看起來就象是一個便民服務中心。
這讓我想起臺灣的7-11,雖然其規(guī)模和服務項目大大超越報刊亭,但販售報刊雜志的多樣性和方便性是很雷同的。單就人們和紙媒的接近性與多元性而言,大陸隨處可見的報刊亭被稱做是城市的文化窗口,你能夠買到當日將近10家的各大報紙,也能找到最新期的各種雜志,報刊雜志在這里是零售商品,而報刊亭就是一家小型零售商店。
但近年來受到電子媒體的沖擊,報紙的消費群體不再那么穩(wěn)定,年輕一代更愿意透過網(wǎng)絡來獲取新聞,因此不少報刊亭出現(xiàn)經(jīng)營不善、贏利不佳的情況,進而開始販賣其它和報刊不相關(guān)的商品,原本小小的報刊亭就變成一家便利商店,而店面的擴大漸漸影響市容,也逐漸喪失了文化窗口的意義。
[ 責任編輯:張曉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