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旺報》4日刊登投稿文章《嗅到臺北特質(zhì)》。文章作者是來自臺北的張軒堯,她說,“西安市的公交車讓我依稀地嗅到臺北市的特質(zhì)。乘客有禮貌地讓座,加上駕駛座裝設(shè)后門監(jiān)視屏幕,讓司機關(guān)后門時能不夾傷下車的旅客,處處顯示西安市公交車的友善”。
文章摘編如下:
早上9時20分,一輛輛公交車從陜西省西安市北大街的公車道,開往鐘、鼓樓的方向,每隔5分鐘就有相同路線的公交車到站。
公交車的車掌女士(即售票員)收了一塊錢,將車票交給我,一路上親切地報站名。到了“南稍門”站,穿制服的司機女士停好車,讓我下車。整個路途沒有超速、急煞車,彷佛這是再自然也不過的事。這就是西安市的公共汽車。
西安市有一般的公交車、“低地板”的冷氣車及雙層巴士,更有為觀光景點所開辟的公交車路線。住在臺北市的我,很難想象還能在西安市坐到童年時期的“普通公交車”,可以打開車窗,讓徐徐的微風(fēng)吹在臉上。駕駛座旁有一具轟隆轟隆作響的引擎,電風(fēng)扇在司機的頭頂呼呼地吹。
西安市的公交車讓我依稀地嗅到臺北市的特質(zhì)。乘客有禮貌地讓座,加上駕駛座裝設(shè)后門監(jiān)視屏幕,讓司機關(guān)后門時能不夾傷下車的旅客,處處顯示西安市公交車的友善。
公交車不僅是單純的大眾運輸工具,更能展現(xiàn)城市的軟實力。對我一個臺北人來說,雖然要跨越慢車道,至安全島上的公車站候車。然而,車掌的親切報站與司機的敬業(yè)精神,撫慰了一個初來西安、彷徨的旅人內(nèi)心的一角。(原文作者:張軒堯/臺北)
[ 責(zé)任編輯:張曉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