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旺報》日前刊載天津讀者穆建新的文章,作者因旅游臺灣時隨處可見的廟宇而有感而發(fā),認為當地大寺小廟展現了巨大包容性。
文章摘編如下:
在臺灣旅游,隨處可見那些躋身于街市和鄉(xiāng)間的廟宇。每座廟宇的面積和體積都不大,由于善男信女們的誠愿供奉,倒也穿金戴銀,精巧華麗,十分醒目。
我不信佛不入道,更拒絕鬼神,但有一個習慣,逢廟必進。可臺灣的廟宇太多,據說有一萬兩千多座。
還好,旅游就要結束時導游在臺北市引領我們購物,我一眼看到商場后面的街區(qū)里有一座小廟,于是偷偷溜走,鉆進了那座廟。廟內干凈整潔,那天也許是工作日,廟里面沒什么人,十分清靜?纯垂┓畹膶ο,媽祖、觀音、文昌、關帝,還有什么五路王爺,是佛是道?一時糊涂起來。
燃香鞠躬后,見一老者出來,趕緊過去攀談。老者的當地口音聽起來很費勁兒,不過斷斷續(xù)續(xù)地知道了,在臺灣是信什么就供奉什么,當然媽祖居多。廟宇是居民小區(qū)生活的必備要素和構件,一律不收門票。日常管理由當地居民自發(fā)進行,而且有不少義工相助。不像大陸凡有古舊寺廟的地方,人們恨不得趕緊修繕,當作旅游景點來賺錢。臺灣廟宇的修繕維持,幾乎沒有政府撥款,全靠人們的主動捐贈,而且捐贈者都隱姓埋名以示虔誠。而大陸寺廟里則設有功勞簿,記載捐贈人的姓名。想想也是,善若人知,非真善也。
廟周圍是現代化的居民區(qū),密密匝匝的高層公寓,從樓房空隙中,可以隱約看到那座矮小廟宇的飛檐,不禁聯想到了中臺禪寺的雄偉壯觀。
[ 責任編輯:張曉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