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明報》4月30日文章】題:南海危機為何兩岸不能合作?
近來中國在捍衛(wèi)海洋主權上腹背受敵,南海有中菲在黃巖島對峙,東海則有東京計劃買下釣魚島。此外,日前還傳出越南巡邏艦于臺灣管轄的太平島海域開槍挑釁。在網上一片“何時開戰(zhàn)”的喧嘩下,國人對兩岸如何合作維護南海主權的關注也終于提升到了政府層面。
最近大陸方面呼吁在該議題上“海峽兩岸都有責任加以維護”,然而臺灣陸委會主委賴幸媛的回應則是“我們不會與對岸共同或一起(維護)”。
臺北拒絕與北京合作的理由是這些議題涉及兩岸懸而未決的“主權爭議”。顯然,臺北是不滿北京不愿在承認“中華民國”地位上讓步以及在“國際空間”方面對臺灣的長期“打壓”。在南海問題上,北京拒絕臺北參與和其他五方的談判,2002年北京與東盟各國簽署《南海各方行為宣言》,也將臺北拒之門外。
然而,臺灣實際控制了東沙群島以及南沙群島中最大的島嶼太平島,與大陸掌控西沙群島平分春色。其實,兩岸過去也有非正式的合作,不僅未對對方占有的島嶼提出異議,1974年北京與越南爆發(fā)西沙海戰(zhàn)時,蔣介石還默認大陸東海艦隊兩艘導彈驅逐艦穿越臺灣海峽前往馳援。
近來南海與東海領土問題頻頻告急,不僅在如何捍衛(wèi)已占有島嶼的主權以及在紛爭區(qū)域搶占制高點上都面臨挑戰(zhàn),對鞏固控制下島嶼的管理與對相關海域資源的開發(fā)計劃都造成影響。
在“擱置爭議”的原則下,兩岸近年已成功實現了經貿與人民雙向交流上的合作,因此兩岸也應有足夠的智慧在對外捍衛(wèi)領土上達成共識。筆者建議將該議題納入兩岸下階段的協商議程,商討建立合作機制,以共同研議應對日趨緊張的南海與東海局勢。(臺灣“中央研究院”學者林泉忠)
[ 責任編輯:王怡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