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在“金門協(xié)議”簽署之前,兩岸民間已經(jīng)有了多次試探性的接觸。本報記者武陽濱在上世紀(jì)80年代就從事涉臺報道,見證了兩岸關(guān)系“堅冰”逐漸消融的一幕幕。
1983年:
送國民黨軍官尸體回臺
兩岸人員“點煙、遞茶”間談妥
有一個鮮為人知的遣返事件,發(fā)生在臺灣開放島內(nèi)民眾赴祖國大陸探親以前的1983年。
當(dāng)年6月,一架載有47名官兵和家眷的國民黨軍用運輸機,墜落金門料羅灣海域。兩天后,泉州漁民打撈起一具國民黨軍官的尸體。“我在做其他采訪時知道要送回尸體這件事,但是當(dāng)時不能公開報道。”武陽濱回憶,被打撈上來的是國民黨空軍的一名上尉,根據(jù)身上的證件,知道他叫陳大維。“我們這邊要把他送回去,可是兩岸什么都不通怎么辦?就通過大喇叭向?qū)Π逗霸。?/P>
當(dāng)年6月11日起,福建沿海所有與金門沿海相望的廣播站都開始播送一條信息“希望兩岸就國民黨空軍軍官陳大維尸體交接一事進(jìn)行晤談”,大陸方面決定了晤談的時間、地點,通過廣播告知后,第二天上午就到約定海域等待臺灣方面的回應(yīng)。下午4點多,臺灣方面代表搭乘一條漁船前來商談,兩邊人員“在點煙、遞茶之間”敲定了翌日交接尸體的時間、地點。
[ 責(zé)任編輯:張曉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