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新社11月28日文章,原題:中國古代佛教壁畫消逝成為歷史
在世界著名的佛教藝術經典中,敦煌莫高窟可以追溯到1650年前。但如今它們卻因歲月的流失、旅游所帶來的壓力以及氣候的變化而逐漸走向衰弱。
負責敦煌莫高窟修復工作的范在炫(音)說,情況現在非常嚴重,但我們只能做我們能做的事情。敦煌研究院的王旭東(音)表示,最近幾年,莫高窟的衰敗正在加速,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氣候變化所造成的荒漠化。來自附近庫姆塔格沙漠的沙塵暴,頻繁地侵擾著洞內脆弱的環(huán)境平衡。王說,我們最大的挑戰(zhàn)就是保護洞窟內部環(huán)境免遭沙塵暴的破壞,每個洞窟都有自己獨特的礦物、溫度、濕度環(huán)境,我們必須區(qū)別對待。
從100多年前敦煌莫高窟被發(fā)現以來,它們就屢遭劫掠、破壞并長期被人們忽視。但如今,它們卻因為“被愛”而面臨著死亡的險境。隨著有錢外出旅游消遣的中國人越來越多,來敦煌莫高窟旅游的人數經常多達每天7000多人,據認為每天約2000人才是合理的。“大量的游客來到洞窟,二氧化碳的釋放量增多,洞內氣溫上升、濕度增加,這對洞內壁畫來說是非常糟糕的,要花相當長時間才能復原!蓖跽f。
關閉莫高窟也不是一個選擇,因為當地政府要靠旅游來創(chuàng)收,所以只能采取保護的措施。游客被分成小組分批進入洞窟,也禁止牌照,因為閃光燈會加速壁畫的損害。事實上,保護性措施效果不佳、也不可靠。范說,也許有一天它們都會消失或者崩塌成碎片,我們的工作就是盡可能地延長它們的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