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山東臨沂公安交警部門表示,目前工作人員處于全員上路狀態(tài),加強路面巡查,對部分占用機動車道、非機動車行走的徒步隊組織者和參與者進行勸導教育。“我們還和暴走團活動比較集中的地域的學校、單位進行了協(xié)調,希望他們能夠開放操場、廣場以及健身長廊等場地供暴走團進行活動。”交警部門工作人員說。
臨沂交警在和暴走團成員交流
7月8日,山東臨沂一支暴走團的多名隊員在馬路上參加集體健身跑時被一輛出租車撞倒,造成一死兩傷,13日,臨沂另外一支暴走團在夜間進行健步走活動時,一輛叉車在隊尾“護衛(wèi)”,再次引起多方關注。北青報記者17日從臨沂當?shù)亟痪块T了解到,近期他們已經(jīng)開展“道路交通安全專項集中行動”,交警全員上路參與勸導違規(guī)徒步隊等交通違規(guī)違法行為,并協(xié)調了學校等單位供當?shù)乇┳邎F進行活動。但部分暴走團隊員表示,在學校操場內暴走太過單調,也容易頭暈。
交警已加大執(zhí)法力度
部分路段暴走團消失
北青報記者17日下午從臨沂公安交警部門了解到,他們近期已經(jīng)通過一系列措施,引導市民守法出行、安全出行、文明出行。
他們表示,目前臨沂交警部門工作人員處于全員上路狀態(tài),加強路面巡查,對部分占用機動車道、非機動車行走的徒步隊組織者和參與者進行勸導教育,要求徒步隊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guī)在人行道行走,不得擾亂正常的道路交通秩序。
同時還加大了宣傳力度,臨沂市交安委向各縣區(qū)交安委下發(fā)通知,對行人、非機動車和機動車安全出行加強提示,交警部門將行人安全出行的相關法律法規(guī)和安全提示印成宣傳彩頁進行發(fā)放,同時充分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平臺、手機短信及“雙微”平臺,推送安全出行信息。
“我們還和暴走團活動比較集中的地域的學校、單位進行了協(xié)調,希望他們能夠開放操場、廣場以及健身長廊等場地供暴走團進行活動!苯痪块T工作人員說。
而生活在臨沂的部分市民告訴北青報記者,最近幾天,街道上的暴走團活動確實少了一些,而且很多在機動車道上行走的暴走團都消失了,“不過或許和這兩天是周末有關,暴走團一般周末是不活動的!币晃慌R沂市民說。
暴走團制定安全規(guī)范
要求選擇非機動車道
“我們完全理解交警的決定,我也把新的要求發(fā)到了我們協(xié)會各個暴走團隊長的微信群里,絕對不能再上機動車道上走了,如果哪個暴走團支隊再違反規(guī)定,我們會收回隊旗并撤銷隊長職務。”臨沂最大的暴走團協(xié)會會長許貴林告訴北青報記者。
許貴林說,7月8日早晨發(fā)生的暴走團隊員被撞事故,讓整個協(xié)會的隊員都非常難過,事發(fā)后,協(xié)會立即制定了一個《山鷹徒步健跑安全注意事項總則》,共十條內容,規(guī)范各個暴走支隊的活動。
北青報記者看到,這十條注意事項中包括對“遵守道路交通法規(guī)”的規(guī)定,要求暴走團在活動時要“盡量選擇非機動車行駛道路”、“任何隊友半路離隊時,在確保自身及隊友安全的情況下從隊伍右側離隊,絕對不允許從左側突然離隊,注意隊伍左側道路上急駛而過的車輛”等。
同時,在暴走團協(xié)會的微信公眾號里,還有一封名為《事故牽動千萬家 安全要靠你我他》的公開信,提醒暴走團隊員要在活動中注意安全。
許貴林告訴北青報記者,現(xiàn)在山鷹戶外協(xié)會經(jīng)過5年多的發(fā)展,一共有41支徒步隊,11支健跑隊,每支隊伍都配有1名經(jīng)驗豐富的隊長和2到3名跟隊管理人員,“但是現(xiàn)在參加徒步隊的人員太多了,幾乎每個月都會有新的暴走支隊成立,所以管理起來還是會有一定難度!痹S貴林坦言。
暴走團隊員:操場暴走
有人理解有人覺得單調
北青報記者查詢了臨沂山鷹戶外協(xié)會各個暴走支隊的活動路線后發(fā)現(xiàn),除了部分暴走隊會選擇廣場或者公園之外,絕大多數(shù)暴走團的活動地點都是在城市的一般道路上。
“我們活動的時候一般都是3到4個人一橫排,少的話是2個人一橫排,但是即使是2個人一排,很多人行道也并不具備暴走的條件!45歲的臨沂市民霍先生是山鷹暴走協(xié)會的一名隊員,他告訴北青報記者,“其實暴走隊隊員的年齡并不像網(wǎng)上很多人說的都是老年人,暴走隊各個年齡段的人都有,但是最多的是40和50多歲的人,大多數(shù)都是還在工作的人!
霍先生說,大家參加暴走隊的目的就是健身,暴走隊除了統(tǒng)一購置隊服外一般也不會有太多的收費,“參加暴走隊可以認識很多朋友,另外大家在一起走覺得挺來勁,要是一個人鍛煉很可能就堅持不下來了!
對于暴走團今后的活動場地或許將被換到學校操場等地方,絕大多數(shù)的暴走團隊員表示理解,但是也有部分暴走團隊員認為,學校的操場只能繞圈,走起來太過單調,而且容易頭暈。
文/本報記者 付垚 實習記者 葛珊 王金陽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