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進入“文藝星青年”>>>
【文藝星青年按】秋風送爽,轉眼匆匆又是一年開學季。有人說,關于將來的大學生活四年就好像魯迅先生的四部書,大一是《彷徨》,大二是《吶喊》,大三是《傷逝》,大四是《朝花夕拾》。寶貴的四年在校光陰究竟怎樣的生活方式才是最理想的呢?今天,小編將送給開學新生一份禮物,讓我們一起走近季羨林、梁實秋這些名家的大學時光,系好大學生活的第一顆扣子。
季羨林
用功學習,勤于鍛煉
著名國學大師季羨林,1930年同時被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錄取。在為選擇兩所學校猶豫的時候,季羨林認為北京大學強調“兼容并包”,自由發(fā)展;而清華大學則強調計劃培養(yǎng),嚴格訓練。最終他選擇走進了清華園。四年的清華歲月令他終身難忘。
清華學生一般都非常用功,但同時又勤于鍛煉身體。每天下午四點以后,圖書館中幾乎空無一人,而體育館內則是人山人海,著名的“斗!闭跓崃疫M行。操場上也擠滿了跑步、踢球、打球的人。到了晚飯以后,圖書館里又是燈火通明,人人伏案苦讀了。
——季羨林
梁實秋
保持閱讀,積少成多
中國著名的學者、翻譯家梁實秋畢業(yè)于清華大學,他的成功自然也離不開那段熱愛讀書、刻苦鉆研的大學歲月。
一天當中如果抽出一小時來讀書,一年就有三百六十五小時,十年就有三千六百五十小時,積少成多,無論研究什么都會有驚人的成績。一個人在學校讀書的時間是最可羨慕的一段時間,因為他沒有生活的負擔,時間完全是他自己的。
——梁實秋
周國平
愛上學習,學會自學
著名學者周國平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哲學系,一直鉆研哲學的他也緊密關注著教育。他認為大學期間的學習有兩個目標:愛上學習,學會自學。
大學生不應該是跟著老師走的人,要具備自己安排自己的學習的能力。所以,我覺得大學期間的學習有兩個目標,一個是愛上學習,另一個是學會自學。有了這兩條,你就獲得了一筆終身的財富。
——周國平
【1】【2】
下一頁
[責任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