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近年來,各地的“富二代”培訓班層出不窮。這些生下來就含著金鑰匙的孩子如何才能接好班,是他們的父輩最關心的問題。父輩送他們參加這些培訓班,就是為了讓他們接好班。培訓班究竟培訓些什么?能否通過培訓讓這些孩子順利地接好班?本報記者前后幾次深入調查,試圖揭示類似培訓班的真實情況以及“富二代”的真實想法。
6月12日,中國浦東干部學院的一間教室里,授課老師——浦東干部學院教研部教學實驗與案例開發(fā)中心執(zhí)行主任王石泉,給領導干部、老板們講過無數次課,卻還是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定于上午9點開課的“企業(yè)發(fā)展與媒體關系”課堂上,時針指過了9點,教室里卻只來了一個學生。他問班級負責人:要不,我們不上了?
這是上海交通大學海外教育學院“基業(yè)長青——企業(yè)接班人高級培養(yǎng)計劃”第二期的一次培訓,這個計劃專門針對民營企業(yè)“富二代”,國內學習費用為13.8萬元人民幣。學生大多是“80后”甚至“90后”,在為期一年半的學習中,包括各類理論學習、實戰(zhàn)演練和游學培訓,以培養(yǎng)他們的企業(yè)家精神和繼承家業(yè)的能力。
前一天晚上,負責人剛剛給班上15名學生通了電話確定出席,他們無一例外答應下來。然而,早上再打電話時,有人說來,有人說已經在路上,但就是不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