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7日,季羨林先生的兒子季承到北京301醫(yī)院探望季老,帶來父親最喜歡吃的山東“卷糊餅”和山東人過年吃的“十香菜”。 (資料圖片)
5月22日,季羨林之子季承攜新書《我和父親季羨林》來到濟南泉城路新華書店簽售。這是繼1977年來訪之后,季承33年來首次踏上濟南這個自己出生、成長的地方。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季承表示,自己和父親之間存在很多誤會,自己和家人對季老都有怨氣,但這不是狹隘的怨氣。
出書的初衷:讓更多人全面了解我們的家庭
自從《我和父親季羨林》一書面世以來,季承便承受了來自方方面面的
壓力,好多讀者對季承出書的動機表示質(zhì)疑,甚至惡語相加,這是季承始料未及的。“ 我很注意網(wǎng)上的評論,我知道,有部分讀者罵得很難聽,甚至惡語相加,說我想通過寫書賺名氣,爭遺產(chǎn),這出乎我的意料。到了我這個年紀(jì),對名利已經(jīng)看淡了,遺產(chǎn)寫不寫都在哪兒!
中國人有句古話叫“家丑不可外揚”,記者擔(dān)心,這本書的內(nèi)容,因為首次披露了一些季羨林的家事,而讓人感覺是“家丑外揚”,但季承卻不認為這是家丑,“不在避諱的范圍內(nèi),讓大家了解后不會損害家庭的形象!彼f,自己之所以出書,就是為了讓更多的人全面了解季羨林的家庭。他認為,過去世人知曉季羨林,“更多的是他的學(xué)術(shù)、他的為人,關(guān)于家庭方面,大家知道得很少。通過這本書,大家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我們的家庭。至于這本書的內(nèi)容,我并沒有對父親特意進行褒貶!
此外,季承表示,因為世人對于自己和父親的關(guān)系有很多誤解,出書也是為了對此有個交代。
[責(zé)任編輯:馬豐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