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三级理论A电影在线_日韩欧美精品在线_女女国产香蕉久久精品_成在线人视频免费视频网站

  •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書寫新時代春節(jié)故事——乙巳春節(jié)即景

2025-02-01 15:28:00
來源:新華社
字號

  春節(jié),是我國內涵最為深厚、參與人數最多、影響最為廣泛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千百年來,中國人都在參與傳承春節(jié)文化、豐富春節(jié)內涵、創(chuàng)造春節(jié)形式。

  一個多月前的2024年12月4日,“春節(jié)——中國人慶祝傳統(tǒng)新年的社會實踐”成功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乙巳春節(jié),人們在喜慶和祝福中回望歷史文化源頭,共享當下溫暖情感,憧憬未來美好生活,一幅新時代春節(jié)故事的瑰麗長卷激蕩人心。

  萬家團圓賡續(xù)中華文明

  千年古城四川閬中的大年初一,在噼里啪啦的鞭炮聲中開啟。

  上午九點整,“閬苑新春祈福”為新年民俗表演拉開序幕。悠遠的鐘聲在古城上空回蕩,寄托人們對新一年的美好期許。

  閬中是中國古代天文學家、歷算學家落下閎的家鄉(xiāng)。西漢時期,落下閎主導編制《太初歷》,正式確定以每年孟春正月朔日為一年之始。

  “因為這份功績,閬中人親切地稱落下閎為‘春節(jié)老人’,閬中也被稱為‘中國春節(jié)文化之鄉(xiāng)’!遍佒忻俏幕芯繒䲡L張治平說。

  打坱塵、淘檐溝、掛年紅、搶銀水、看燈戲……在閬中古城過大年,來自天南地北的游客沉浸式感受中國年。

  2025年1月7日,四川閬中古城啟動春節(jié)文化系列活動,一名游客(左)與扮演“春節(jié)老人”的演員張忠和合影。新華社記者 胥冰潔 攝

  在傳承中賡續(xù),在珍視中弘揚。年的味道,歷經時光洗練,愈發(fā)醇厚可感。

  北京前門草廠四條,換上“新年裝”的胡同格外漂亮。

  大年初一,78歲的朱茂錦老人早早起床,穿上紅毛衣。上午,女兒女婿、三哥三嫂帶著幾家子一共10來口人到齊,歡聲笑語中準備中午的團圓飯。

  “春節(jié)嘛,中國人一年到頭最重要的節(jié)日,總要團圓才好!敝烀\高興得合不攏嘴,“我們院兒離中軸線不過幾百米。去年夏天,北京中軸線申遺成功;冬天,春節(jié)又申遺成功了。我們真正感到‘胡同是個寶’。”

  2025年1月30日,市民和游客在蘭州市2025年春節(jié)文化廟會活動現場與舞獅互動。新華社記者 陳斌 攝

  有暮鼓晨鐘,有人間溫情,古老文脈,在煙火升騰間,不斷沉淀綿延……

  雅俗共賞,宜古宜今,“應節(jié)戲”早早開鑼。浙江省金華市武義縣熟溪街道溪里村文化禮堂內,人聲鼎沸。

  “樊梨花守寒江統(tǒng)領三軍,守邊關保中原時刻在心……”村里66歲、47歲、11歲的三代“樊梨花”同臺炫技,掌聲、喝彩聲不斷。陳超擠到前排、舉起手機,記錄下這一幕。

  陳超是土生土長的溪里人,現在是一名文化活動主持人。以“賞婺劇 品年味”為主題,陳超把這段視頻發(fā)到網上,還參加了浙里年味·2025年浙江省“非遺賀新春 我的家鄉(xiāng)年”視頻直播活動。

  “在這樣一個小村子里,不論年齡、身份,人們是發(fā)自內心地熱愛我們的文化!标惓f,“文化認同和文化自信讓平凡的日子更精彩,讓普通的人們活出精氣神!”

  依山而建、傍溪而筑的張谷英村,歷經600余年風雨洗禮,至今保留著1700多間明清民居。臘月二十三,2025年全國春節(jié)“村晚”主場活動亮相湖南岳陽張谷英村。

  2025年1月22日,全國春節(jié)“村晚”主場活動在湖南省岳陽市岳陽縣張谷英村舉辦。新華社發(fā)

  看“村晚”,逛洞庭古廟會;打糍粑,品嘗湘味年夜飯……古老農耕文化與現代文明交相輝映,煥發(fā)新的活力。

  以張谷英村“村晚”為主會場,2025年《我的“村晚”我的年》小年“村晚”接力直播,吉林、河南、貴州、寧夏等地30場充滿鄉(xiāng)土氣息與文化韻味的“村晚”在國家公共文化云輪番上演。

  “從區(qū)域‘小歡喜’走向全國‘大聯歡’,網絡參與人次超8億,‘村晚’逐漸成為新時代鄉(xiāng)村文化新風尚、鄉(xiāng)村過節(jié)新民俗!蔽幕吐糜尾咳珖参幕l(fā)展中心主任白雪華說。

  文旅活躍消費市場繁榮

  1月14日,春運首日,一大早成都東站內已是人山人海。這天,20.2萬人次旅客從這里啟程。

  據交通運輸等部門預計,2025年春運期間,全社會跨區(qū)域人員流動量將達到90億人次。其中,全國鐵路發(fā)送旅客有望突破5.1億人次,日均1275萬人次;民航旅客運輸量有望突破9000萬人次;自駕出行預計達到72億人次。

  “流動的中國”見活力,也見實力:今天,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里程達到600萬公里,交通基礎設施網絡加速布局,“家”的時空距離越來越近。

  前半程團圓,后半程出游,旅游成為過年重要節(jié)目。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副司長王繡春說,從出行的目的上來看,旅游出行量在今年會有比較明顯的增長。

  同程數據顯示,除夕當天,全國各地主要景點的客流量較假期前一天上升了四成多,尤以主題樂園、人文古跡等適合家庭出游的景點客流量增幅最大。除夕夜吃完團圓飯,全家一起逛景點成為不少市民的守歲新選擇。

  2025年1月30日,煙花在香港維多利亞港上空綻放,歡慶新春佳節(jié)。新華社記者 陳鐸 攝

  更好滿足人們出游需求,不少城市在春運期間推出適合家庭出行的旅游項目:廣州花城廣場的春節(jié)燈會已成為全國聞名的年味地標;天津的郵輪旅游市場開啟新一輪出游熱潮;南京推出超500個文旅活動吸引市民舉家出游……

  在光影魅力中感受春節(jié)喜慶氛圍,觀影成為許多家庭的“新年俗”。

  大年初一下午3時左右,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凱諾星空國際影院(七彩城店)售票廳人聲鼎沸,攜家?guī)Э诘挠^眾排起長龍。

  “我們帶孩子來看關于哪吒的電影。工作人員說下午票都已售完,只有晚上七點半以后的場次才有余票!笔忻裥焖嚞|說。

  據國家電影局統(tǒng)計,大年初一票房18.05億元,觀影人次為3515.12萬,創(chuàng)造了新的單日票房和觀影人次紀錄。截至大年初二,春節(jié)檔票房已超31億元。

  2025年1月30日,游客在澳門議事亭前地游玩。新華社發(fā)(張金加攝)

  新年開啟的,不僅是熱鬧的“人面”,還有紅火的“市面”。

  蘇州桃花塢唐寅故居文化區(qū),市民游客摩肩接踵,一派喜慶歡樂的氣氛。人們穿漢服、買花燈,在非遺展示館體驗古人的過年方式,在潮玩文創(chuàng)琳瑯滿目的市集上寫下新春寄語。

  “您領券了嗎?”“可以用消費券嗎?”

  這樣的對話在姑蘇年市·新春非遺游園會上此起彼伏。今年,蘇州依托“君到蘇州”文旅總入口發(fā)放千萬元數字人民幣文旅消費券。大年初一,非遺游園會就接待了游客3.4萬人次,開市以來線上線下銷售額近400萬元。

  熱鬧的開年市凸顯文旅熱。據蘇州智慧文旅平臺監(jiān)測,截至1月29日18時,當日全市共接待游客154.4萬人次,同比增長9.8%。

  美美與共世界共享中國年

  “讓我們滿懷希望和決心迎接新年新開端,為所有人創(chuàng)造一個更美好的未來。”乙巳蛇年來臨之際,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通過視頻,向全球華人恭賀新禧。

  濃濃的年味漂洋過海,國際組織負責人和多國政要紛紛送上祝福,“中國年”成為地球村共同的節(jié)日。

  2025年1月25日,在西班牙巴塞羅那,演員在“與巴塞羅那共慶新春佳節(jié)”活動上表演舞獅。新華社發(fā)(胡安·戈薩攝)

  匈牙利布達佩斯中國文化中心燈籠高掛,喜氣洋洋。在“指尖上的非遺——中國文化體驗日”2025“歡樂春節(jié)”活動現場,當地民眾興致勃勃地穿梭在各個“打卡”點之間,或嘗試蝶畫和木版年畫制作,或體驗畫臉譜、穿戲服。

  “一開始我以為會非常難,后來發(fā)現只需要吹氣,就看到了兔子的形狀!痹谑止に嚾说膸椭,當地姑娘瑞茲開心地參與著活動中最受歡迎的項目“吹糖人”。

  2025年1月29日,小朋友在位于北京的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館舉行的“過年——春節(jié)主題展”上體驗“吹糖人”。新華社記者 李賀 攝

  “打開方式”活潑豐富,古老春節(jié)在異國他鄉(xiāng)展新顏。新春音樂會、廣場慶典、春節(jié)廟會、行走的年夜飯……“歡樂春節(jié)”活動今年在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舉辦近500場展演項目。

  當中國芭蕾舞劇《過年》登上美國舞臺、恭王府博物館送“!钡郊~約,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在交流互鑒中綻放光彩。

  2025年1月29日晚,中國中央芭蕾舞團演員和美國小朋友在美國首都華盛頓肯尼迪表演藝術中心演出賀歲舞劇《過年》。新華社記者 胡友松 攝

  “真的太神奇了!我第一次品嘗到自己制作的茶粉!贝竽瓿跻,來自俄羅斯、智利、摩洛哥等20多個國家的百余名留學生興奮地走進安徽博物院!吧鲜帧秉c茶、面塑、拓印、漆扇等傳統(tǒng)民俗和非遺項目,大家一起度過了一個充實而有滋有味的新年。

  課堂上學過的傳統(tǒng)文化知識化身眼前“實景”,這讓來自蘇丹的留學生王力感到驚喜和震撼,“春節(jié)像一扇窗,讓我更直觀地感受到了中國文化的無限魅力!”

  2025年1月28日,在俄羅斯莫斯科舉行的新春廟會活動上,游客在感受茶文化。新華社記者 曹陽 攝

  深入煙火人間、感受文化民俗,以市集、展覽、非遺體驗為抓手,“中國游”熱潮持續(xù)升溫。攜程數據顯示,2025年農歷春節(jié)假期,該平臺入境游訂單同比增長203%。

  “年輕人選擇度假過年、觀影過年、給長輩‘壓歲錢’,還通過互聯網體驗外國‘廟會’等。”北京民俗學會會長、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家委員會委員高巍說,這些變化為春節(jié)的傳承以及進一步走向世界創(chuàng)造了契機。

  2025年1月25日,演員在馬來西亞吉隆坡進行武術表演。2025年“歡樂春節(jié)”全球啟動儀式暨“歡樂春節(jié) 五洲同歡”演出當晚在馬來西亞吉隆坡舉行。新華社記者 程一恒 攝

  “年”,這根維系個人與家庭、社會、國家的情感紐帶,日益成為民心相通的一架橋。近20個國家將農歷新年定為法定節(jié)假日,全球約五分之一的人口以不同形式慶祝農歷新年。

  “在一個面臨更多分歧與動蕩的世界里,人們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更加渴盼一個節(jié)日的幸!推降墓、團聚的夢、回家的路。”在聯合國內羅畢辦事處舉辦的新春慶;顒由,中國駐肯尼亞大使郭海燕如是說。

  2025年1月18日,人們在巴西里約熱內盧舉行的中國春節(jié)文化體驗活動上展示他們一起制作的剪紙。新華社記者 王天聰 攝

  珍視文化遺產蘊含的共同價值、守護人類文明的多樣性。千門萬戶曈曈日,中國年的溫暖光亮燭照文明互鑒的前路,美美與共的時代篇章落筆書寫。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