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語新時代】牢牢堅持“三個務必” 走好新的趕考之路
新時代新征程,走好新的趕考之路,中國共產(chǎn)黨人應該保持怎樣的精神狀態(tài)?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給出了嶄新答案:“全黨同志務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斗,務必敢于斗爭、善于斗爭,堅定歷史自信,增強歷史主動,譜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加絢麗的華章!
“三個務必”是對我國幾千年歷史治亂興衰規(guī)律的深刻借鑒,是對我們黨百年奮斗實踐的深刻總結,是對新時代10年管黨治黨經(jīng)驗的深刻詮釋,是在“兩個務必”基礎上的拓展和深化,是立足新的歷史方位和使命任務面向全黨提出的更新、更高標準的政治要求。新時代新征程,我們必須深刻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三個務必”深邃思想,永遠保持趕考的清醒,時刻保持做到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謙虛謹慎、艱苦奮斗,敢于斗爭、善于斗爭,不斷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新勝利。
堅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遠保持趕考的信念和信心
黨的初心和使命是黨的生命線,指引著我們黨前進的方向。中國共產(chǎn)黨一經(jīng)誕生,就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確立為自己的初心使命。一代代共產(chǎn)黨人在救國、興國、強國的奮斗征程中前赴后繼,以錚錚鐵骨守初心、以血肉之軀擔使命。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近代以來,我國有約2000萬名烈士為國捐軀,從1921年到1949年,全國可查的革命烈士達370萬人。這是共產(chǎn)黨人政治本色的最有力詮釋,也是初心和使命的最好體現(xiàn)。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承載著共產(chǎn)黨人的初心使命,明確提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把實現(xiàn)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從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到“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再到黨史學習教育,黨始終忠實踐行初心使命,全體黨員更加自覺地為實現(xiàn)新時代歷史使命而不懈奮斗。
“務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昭示了中國共產(chǎn)黨人始終不渝的政治本色。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個人也好,一個政黨也好,最難得的就是歷經(jīng)滄桑而初心不改、飽經(jīng)風霜而本色依舊!蔽覀兊氖聵I(yè)越是偉大,越要堅持正確的方向。只有牢記初心使命,堅守人民立場,我們才能站在歷史的一邊,站在時代大勢的一邊,不斷汲取繼續(xù)奮斗的強大力量。全體黨員必須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作為必修課常修課,不斷叩問初心、守護初心,堅守使命、擔當使命。要堅定理想信念,牢記黨的宗旨,把個人理想追求自覺融入到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展之中,讓信仰之光照亮前行的路。要以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滋養(yǎng)初心、引領使命,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堅決捍衛(wèi)“兩個確立”、自覺做到“兩個維護”。要強化制度建設,將反復導致違背初心和使命問題的制度弊端和缺陷“補好”,結合新形勢新任務完善相關體制機制,確保抓在經(jīng)常、行穩(wěn)致遠。
堅持謙虛謹慎、艱苦奮斗,永遠保持趕考的定力和韌勁
73年前,在全國革命勝利前夕,毛澤東向全黨發(fā)出了“務必使同志們繼續(xù)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xù)地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的號召。懷揣著“兩個務必”,中國共產(chǎn)黨“進京趕考”,開啟了建設新中國的歷史進程。從新中國成立之初的一窮二白,“一輛汽車、一架飛機、一輛坦克、一輛拖拉機都不能造”,到今天的中國,平均每天創(chuàng)造國內生產(chǎn)總值3100億元以上,年平均汽車產(chǎn)量達到2000多萬輛,高端裝備制造實現(xiàn)更多更大突破……正是靠著謙虛謹慎、艱苦奮斗,我們實現(xiàn)了從趕上時代到引領時代的偉大跨越。面對新形勢新任務,習近平總書記從黨和國家事業(yè)興衰成敗的高度反復強調“全黨必須繼續(xù)謙虛謹慎、艱苦奮斗”。黨帶領人民群眾銳意進取、艱苦奮斗,完成脫貧攻堅歷史重任、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民族偉大復興迎來光明前景。
“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斗”彰顯了我們黨高度的政治清醒和憂患意識。新的趕考路上,我們會面臨更加重大、更為復雜的考驗,必須時刻保持謙虛謹慎、艱苦奮斗的優(yōu)良作風,決不能有任何“等一等”、“歇一歇”的怠惰思想。要保持冷靜清醒,清晰地認識到我們所處的現(xiàn)狀,特別是民族復興大業(yè)的長期性、復雜性、艱巨性以及大黨長期執(zhí)政面臨的考驗,時刻警惕“卻是平流無石處,時時聞說有沉淪”,任何時候都不能沾沾自喜。要堅持真抓實干,牢記“空談誤國、實干興邦”的道理,牢牢把握黨的二十大提出的新時代新征程黨的使命任務,發(fā)揚釘釘子精神,一年接著一年干、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以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過硬作風將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的“兩步走”戰(zhàn)略付諸行動、見之于成效,不斷創(chuàng)造新的奇跡。
堅持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永遠保持趕考的決心和擔當
中國共產(chǎn)黨是敢于斗爭、敢于勝利的偉大政黨。從“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到“寧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從“殺出一條血路來”再到“得罪千百人、不負十四億”……一百多年來,中國共產(chǎn)黨團結帶領人民群眾在斗爭中不斷取得勝利。新時代十年,面對前所未有的風險挑戰(zhàn),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定信心、迎難而上,對影響黨長期執(zhí)政、國家長治久安、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果斷出手,同企圖遲滯甚至阻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的一切勢力堅決斗爭,黨和國家事業(yè)取得巨大成就,為創(chuàng)造新的歷史偉業(yè)奠定堅實基礎。歷史和實踐已經(jīng)充分證明,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是中國共產(chǎn)黨的鮮明品格,是黨和人民不可戰(zhàn)勝的強大精神力量。
“務必敢于斗爭、善于斗爭”蘊含著我們黨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深刻洞察。如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各種不穩(wěn)定因素相互交織,人類社會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我國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面臨諸多深層次矛盾,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面臨的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各種“黑天鵝”、“灰犀!笔录S時可能發(fā)生。我們必須增強憂患意識,隨時準備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要堅定斗爭方向,毫不動搖堅持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亮劍,做到“不畏浮云遮望眼”,“亂云飛渡仍從容”。要錘煉斗爭意志,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壓,保持狹路相逢勇者勝的氣魄和越是艱險越向前的氣概,不斷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要增強斗爭本領,在實踐歷練中提高應對風險挑戰(zhàn)的能力,講求斗爭策略方法,在斗爭中爭團結、求合作、謀共贏,全力戰(zhàn)勝前進道路上各種困難和挑戰(zhàn)。
以中國式現(xiàn)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一項偉大而艱巨的事業(yè)。惟其艱巨,所以偉大;惟其艱巨,更顯榮光。從“兩個務必”升華到“三個務必”,不變的是矢志不渝的初心使命和一脈相承的清醒堅定,變的是新時代新征程更新更高標準的政治要求和使命擔當。藍圖已繪就,號角已吹響,我們必須始終保持“趕考”的清醒和堅定,牢記并踐行“三個務必”,在接續(xù)奮斗中勇毅前行,書寫中華民族新的千秋偉業(yè)。
(作者系天津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中共天津市委黨;匮芯繂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