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快評】增強歷史自覺 堅定文化自信
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27日就深化中華文明探源工程進行第三十九次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學習時強調(diào),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是當代中國文化的根基,是維系全世界華人的精神紐帶,也是中國文化創(chuàng)新的寶藏。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高度評價了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的研究成果及其對中華文明的重要意義,就進一步回答好中華文明起源、形成、發(fā)展的基本圖景、內(nèi)在機制以及各區(qū)域文明演進路徑等重大問題提出了明確要求,為中華文明探源工作指明了遠景目標和具體路徑,對推動全黨全社會增強歷史自覺、堅定文化自信,更好地深化認識、傳承弘揚中華文明具有重大意義。
今日之中國,是歷史之中國的延續(xù);中國之今日,是中國之歷史的沿承。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工程的研究成果,實證了我國百萬年的人類史、一萬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體現(xiàn)了中華文明的久遠性、延續(xù)性、同一性,彰顯了中華文明的創(chuàng)造力、影響力、感召力。新時代中國正處在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中,從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中汲取豐富營養(yǎng),有助于確保我們的實踐創(chuàng)新建立在歷史發(fā)展規(guī)律之上,行進在歷史正確方向之上。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深入開展中華文明歷史研究等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成為指導我們增強歷史自覺、堅定文化自信的強大思想武器。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引,我們要把中華文明歷史研究引向深入,進一步推動全黨全社會增強歷史自覺、堅定文化自信。一方面,要深刻把握中華民族的根和魂,繼承和創(chuàng)新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著力闡釋好、傳承好中華文明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特質(zhì),努力推動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同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展示中華民族的獨特精神標識,更好構筑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為新時代改革發(fā)展注入強大動能;另一方面,要持續(xù)以開放包容的心態(tài)與其他文明交流互鑒,講好中華文明故事,弘揚中華文明蘊含的全人類共同價值,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讓世界更好地理解中華文化的今與昔。
源浚者流長,根深者葉茂。回顧歷史,支撐我們這個古老民族走到今天的,支撐五千多年中華文明延綿至今的,是植根于中華民族血脈深處的文化基因。展望未來,在民族復興偉大征程上,我們要到達更遠的彼岸、創(chuàng)造更加輝煌的成就,就必須增強歷史自覺,尋根固本、鑒往知來,始終堅持中華民族歷史長河中一脈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質(zhì)、精神脈絡,不斷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延續(xù)民族文化的血脈中開拓前進,推動中華文明煥發(fā)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
央視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