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戈壁荒灘上“種”出“金山銀山”
柯柯牙原始地貌。阿克蘇地委宣傳部供圖
如今的柯柯牙已成為森林的代名詞。阿克蘇地委宣傳部供圖
【記者手記】
中國西北中的西北,便是新疆。
“滄海桑田”,是我們一行人在新疆一周里最相似的感受。億萬年前,曾是海洋一部分的新疆早已成為內(nèi)陸;而當下,與大多數(shù)人的印象相左,曾被風(fēng)沙籠罩的戈壁荒灘已變成綠水青山。
“如果沒有在柯柯牙35年來持續(xù)不斷植樹造林,改善環(huán)境,今日阿克蘇的命運必然是整體移民搬遷!痹谛陆⒖颂K地區(qū)采訪時,記者始終忘不了這句話。
地處天山南麓,中國最大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北緣的阿克蘇,20世紀80年代以前,這個位于風(fēng)口的地方,黃土漫天、浮塵蔽日,更要命的是,沙漠離阿克蘇城區(qū)只有6公里,并以每年5米的速度不斷逼近。
沙似惡獸,城如幼雛!靶r候,阿克蘇經(jīng)常漫天風(fēng)沙,風(fēng)沙太大了,學(xué)校就得停課,回到家,常常是窗戶也吹開了,沙子也進來了,桌子上積的土足能埋下一只手!卑⒖颂K柯柯牙綠化工程紀念館的講解員阿依·妮格爾這樣回憶往日的阿克蘇。
80年代的阿克蘇,一年有三分之一時間都在刮沙塵,而今日阿克蘇,沙塵天氣下降到30天左右,連年降水量都從60毫米增長到120毫米。這一切都始于1986年阿克蘇地委毅然開啟的柯柯牙綠化工程。那年春天,阿克蘇各族干部群眾團結(jié)一致,平地、壓堿、引水、灌溝,開始在戈壁灘、鹽堿地上栽種希望。35年過去,柯柯牙工程完成人工造林120.26萬畝,人工林面積增長707倍,濕地面積增長60%。
敢教日月?lián)Q新天,靠的是阿克蘇地委七屆領(lǐng)導(dǎo)班子“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使命擔當;靠的是綠化工程科學(xué)謀劃、精準實行;靠的是各族人民一代接著一代干,一年接著一年干的雄渾氣魄?驴卵谰G化工程第一批護林員之一的宋建江告訴記者:“剛開始是非常辛苦的,為了看護樹苗,往往一連十天八天回不了家!彼耐蔓滬溙嵋烂鳌ぐ⒛咎峄貞浧甬斈昶D辛?xí)r,流下了熱淚。后來我們得知,1987年,麥麥提依明·阿木提因連日在外工作,耽誤了自己尚未滿歲的女兒看病,最終女兒不幸離世。巨大的悲痛沒有將他擊垮,返回工地后,他栽了11棵新疆楊樹作為紀念,如今它們已有34年樹齡……
35年,阿克蘇人在戈壁荒灘上“種”出“金山銀山”。現(xiàn)在的阿克蘇,生態(tài)林、經(jīng)濟林、景觀林三林共建,蘋果、核桃、紅棗、香梨、鮮杏、葡萄六果揚名,阿克蘇各族人民從綠水青山中受益頗深。2001年,趙武中到綠化林圍出的荒地上種植核桃!澳菚r環(huán)境還很惡劣,風(fēng)一刮,樹苗一夜就被埋了,頭三年沒有一點收益!痹谒罾щy的時候,木合旦·吐爾迪將家中的一萬元積蓄借給他,他搶救樹苗,還教他種核桃技術(shù)。這對“核桃兄弟”闖過難關(guān),現(xiàn)在每年賣核桃的年凈收入就能達到10萬元,兒女逐漸成家立業(yè),兩人在自家核桃林中養(yǎng)起雞鴨,還種起了文玩核桃樹。
生態(tài)保護這條路,走得艱難,卻走得值得!熬G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早已成為阿克蘇人篤信不疑的信念。“所有阿克蘇人每年都要參加植樹,所有阿克蘇人都知道要保護環(huán)境!卑⒁馈つ莞駹栠@樣對記者說。唯有人人盡心、人人竭力才能實現(xiàn)的壯舉,阿克蘇人做到了。這里的人們代代相傳,踐行著綠化荒漠這一永恒事業(yè),用雙手在大西北立起了生態(tài)屏障,繪就了城美民富的生動畫卷,成就了改天換地的壯美史詩。
(光明網(wǎng)記者 王辛元 本報記者 李曾骙 王藝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