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三级理论A电影在线_日韩欧美精品在线_女女国产香蕉久久精品_成在线人视频免费视频网站

  •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新時代勞動者之歌】種下“金種子” 帶來鄉(xiāng)村振興新希望

2021-05-02 12:26:00
來源:央視網
字號

  央視網消息:今天的五一特別節(jié)目,我們要認識一位從泥土里走出來的全國勞動模范王文水。他是一名普通農民,憑著敢為人先的膽識氣魄,創(chuàng)造了西洋參本土化、規(guī);N植的歷史;他是一名共產黨員,帶領父老鄉(xiāng)親走上脫貧攻堅、共同富裕之路。如今64歲的王文水,仍然奔走在田間地頭,鉆研西洋參種植技術。

  田間忙碌 管理最新培育西洋參新品種

  臨近五一假期,正是西洋參出苗的時節(jié),王文水一大早就趕到參田里,和工人一起打藥、除草,忙活田間管理。這是他最新培育的西洋參新品種。不過,幾年前,這塊地可種不出西洋參。

  山東省威海市文登區(qū)張家產鎮(zhèn)口子李村黨支部書記 王文水:西洋參自身有一種菌,我們把西洋參收獲了以后,有斷的一些根都爛在地里面,這種菌造成了土壤污染,如果你再重新種參,就很容易爛根,15到20年不能重茬種植。

  口子李村是文登西洋參的發(fā)源地,村里的農田幾乎都種植過西洋參。由于土壤無法循環(huán)利用,村民每4年收獲一茬參,就要外出租賃一塊新的土地。這成為制約當地西洋參發(fā)展最大的瓶頸之一。一定要將土壤改良!帶著這樣的目標,王文水開始了一輪又一輪實驗。

  山東省威海市文登區(qū)張家產鎮(zhèn)口子李村黨支部書記 王文水:地表5公分的土層透氣性好,這個菌活躍得很快。所以說我們把地面的這種土層翻到地下,翻到一米多深,把這個菌憋死。開始我就用鐵锨,一锨一锨倒翻地,翻一畝地得十幾天才能翻完。后期我們有機械化,大型抓車一天能翻二畝多,速度很快。

  經過10年漫長的摸索,這個沒什么學問的農村“土專家”,解決了困擾當地老百姓幾十年的種植難題。今年,深翻土地的種植方法已經應用到了100多畝土地上。

  11粒種子起家 奠定文登西洋參產業(yè)基礎

  和西洋參打了40多年的交道,王文水的激情并沒有因歲月流逝而有絲毫消減,當年,他從11粒種子起步,成就了如今的百億產業(yè)。1979年,22歲的王文水結束四年軍旅生涯,回到了家鄉(xiāng)。一次偶然的機會,山東省藥材公司將11粒西洋參種子交到了王文水的岳父王繼振手中,讓他們試種。沒想到這個“洋種子”出現了“水土不服”。

  山東省威海市文登區(qū)張家產鎮(zhèn)口子李村黨支部書記 王文水:種植困難一大堆,真是一大堆,交通通訊全部很落后。兩眼一抹黑,用放大鏡、顯微鏡看看病狀,對照農作物的書,就這么樣,很多事就是一步一步地反復實驗。

  為了詳細記錄西洋參的生長環(huán)境和出苗情況,王文水和岳父搬進了荒無人煙的山林里,每2小時記錄一次光照、氣溫、濕度……終于在一個月后,11粒種子萌發(fā)出了8顆苗。就是這8顆苗奠定了日后整個文登西洋參產業(yè)的發(fā)展基礎,口子李村是當時山東全省9個西洋參試種點中唯一的成功試點。然而,單靠在山上種植面積太小,王文水就想把西洋參搬進山下大田去種,沒想到第一次農田試種就失敗了。經過反復試驗對比,發(fā)現是土壤的原因。

  山東省威海市文登區(qū)張家產鎮(zhèn)口子李村黨支部書記 王文水:我們就開始把各個地塊的土壤取過來試驗,作對比,最后我們終于找出來了我們山上有一種資源,它的書名叫含磷風化土 我們就在山上把它刨出來,一小車一小車推到我們的農田地里,改良土壤。

  40多年過去了,當年年輕的退役軍人如今已是滿頭白發(fā)。當初那8顆苗,現在也已經變成了5.5萬畝的種植規(guī)模,7500多噸的年產量。在中國的西洋參市場上,每10顆西洋參就有6顆來自文登。

  躬耕不輟 帶領全鄉(xiāng)人共同致富

  “帶著大家伙一起過上好日子”,是王文水最大的心愿。在實現鄉(xiāng)村振興的道路上,他帶領村民一起摘掉了“窮帽子”,在希望的田野上播撒下越來越多的“金種子”。在上個世紀80年代,購買一斤西洋參種子就要2000塊錢左右,足夠蓋上一座房子。而種植一分地的西洋參就需要1斤半種子。這么大的資金投入,一般村民是接受不了的。

  山東省威海市文登區(qū)張家產鎮(zhèn)東圈村村民 田明國:當時讓我種的時候我就很擔心,我也是怕賠,王書記說,明國,沒有事你種,賠了我和你一起負擔。第一次收獲就不錯,賣了接近三十萬元。

  在張家產鎮(zhèn)的參田里,時常能夠看到王文水的身影。哪家遇到種植難題,哪家不會修建參池子,王文水都挨家挨戶上門指導。王文水還把多年摸索的種參經驗寫成種參記錄手抄本,毫無保留地捐贈給文登區(qū)農業(yè)局藥材站大力推廣。

  王文水小女兒 王琳:小的時候家里吃飯,就有參農來,挖一顆西洋參的病葉子拿過來給爸爸看,爸爸不管是吃到第一口還是碗里就剩最后一口了,永遠都是把筷子放下來,先看,看完了然后再把剩下的吃完,有的時候一頓飯可能來好幾撥人,他這一頓飯可能要吃好幾次才能吃完。

  隨著老百姓的種植面積越來越大,怎樣能既賺錢,又不讓大伙兒再受“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罪?王文水拿出當初試種西洋參的勁頭,開始研究各式各樣的種植機械。

  山東省威海市文登區(qū)張家產鎮(zhèn)口子李村黨支部書記 王文水:我研制的這種機器叫西洋參撒肥機,我準備研究這三個料斗,盛顆粒、微量元素、有機肥。這三個料斗同時流在地里,讓旋耕犁旋在地里,很均勻,省工、省力、速度快。

  除了撒肥機,這些年,王文水還研制出了起壟機、洗參機、脫須機等多種西洋參專用機械。

  山東省威海市文登區(qū)張家產鎮(zhèn)口子李村黨支部書記 王文水:我總覺得我還是一個共產黨員,自己種植得到效益了,怎么地不能咱自己富,也得帶著全村老百姓都富起來,咱才能高興,才能覺得心里踏實……

  今天的文登,種植西洋參的農戶已經達到3000多戶了,數萬名從業(yè)者靠著一顆顆西洋參改變了生活,走上了致富的道路。而文登西洋參也從最早單純的種植,發(fā)展到了20多家精深加工企業(yè),產業(yè)附加值增加了50%以上。 現在的口子李村,生態(tài)宜居、產業(yè)興旺,村容村貌有很大改善。五一期間,王文水還要加快籌備即將在6月份投入使用的西洋參深加工車間。

  山東省威海市文登區(qū)張家產鎮(zhèn)口子李村黨支部書記 王文水:做一個產業(yè),干到老學到老,我覺得人這一輩子能干好一件事就值得了。我的目標就是“小車不倒只管推”,只要我有一口氣,我就繼續(xù)為西洋參奮斗下去。

[責任編輯:李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