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韓外長會時隔三年再啟 共謀區(qū)域穩(wěn)定發(fā)展之道
中新社北京8月19日電 (黃鈺欽)第九次中日韓外長會將于8月21日在北京舉行,這場時隔三年再次開啟的三國外長會備受外界矚目。屆時,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將主持會議,韓國外長康京和、日本外相河野太郎將來北京出席。
當前,在世界范圍內,單邊主義、保護主義等逆全球化思潮抬頭,在地區(qū)之間,日韓貿易爭端加劇。在此背景下,分析人士指出,此次中日韓外長會在籌備三國領導人會議、共倡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加強區(qū)域合作等方面值得關注。
據官方消息,本次三國外長會期間,三方將就籌備第八次中日韓領導人會議交換意見。中日韓三國領導人會議自2008年啟動以來曾兩度停辦,去年5月再次恢復后,三方達成將會議機制化的共識。今年適逢中日韓合作20周年,三國如何以實際行動堅守共識備受期待。
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山東大學教授張?zhí)N嶺表示,三國合作歷經不少波折,往往其中雙邊關系出現問題,三邊會議亦隨之停擺。2018年中日韓領導人會議提出,定期舉行三國領導人會議意義重大。本次三國外長會提供良好開局,釋放出積極信號。即面對當前問題,三國仍爭取確保三邊會議機制化,乃至通過三邊會議促進雙邊問題得到改善。
對于外界而言,即將召開的三國外長會也將成為觀察三國領導人會議的重要窗口。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亞太研究所所長劉卿指出,“可以通過外長會看到中日韓領導人會議將討論何種議題、達成何種意向,以及如何通過該機制推動三國之間經濟合作和政治互信進一步發(fā)展!
2018年,中日韓三國對世界出口合計3.8萬億美元,約占世界總出口的20.1%,進口合計3.4萬億美元,約占世界的17.2%。多方評論指出,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是三國最大共同點和公約數。在此前舉行的第20屆東盟與中日韓外長會上,各方一致同意支持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堅持開放包容理念,并提出爭取年內結束區(qū)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RCEP)協(xié)定談判,推進區(qū)域經濟一體化進程。
中國外交學院前副院長江瑞平表示,中日韓在二戰(zhàn)以來之所以能夠取得令人矚目的經濟增長,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穩(wěn)定的國際環(huán)境,而國際環(huán)境的穩(wěn)定與高效的多邊機制密不可分。當前多邊機制遭遇沖擊,甚至陷入困境,中日韓有義務也有能力共同維護和推動多邊機制有效運行。
具體到推進RCEP和中日韓自貿區(qū)談判上,對外經貿大學國際經濟研究院副院長莊芮指出,三國外長會在此方面將起到積極的助推器作用!癛CEP已經到攻堅階段,中日韓三方如果能以外長會議為契機進行溝通合作,則有望在領導人會議上就關鍵問題達成共識!
在觀察家看來,如何在區(qū)域內通過合作促進穩(wěn)定也將成為本次三國外長會的重要看點。
中日韓三國在20年合作歷程中,貿易額從1300億美元增至7200億美元,已成為彼此最為重要的經貿伙伴,具備良好合作前景。王毅在2019年中日韓合作國際論壇上表示,經貿合作是壓艙石,“三國產業(yè)鏈緊密相連、經濟結構高度互補”。
但近期,包括朝鮮發(fā)射飛行物、日韓持續(xù)經貿沖突在內的一系列問題,為區(qū)域帶來諸多不確定因素。此間評論多認為,加強區(qū)域合作在此時更顯必要。
江瑞平強調,越是影響穩(wěn)定的因素不斷滋長,越需要包括中日韓外長會在內的三國合作框架能夠繼續(xù)推進。區(qū)域合作發(fā)展“不進則退”,不推進合作,負面事件影響就會暴露更加充分,造成問題更加嚴重。
莊芮進一步指出,中日韓中間產品貿易占比高,說明了三國之間有很緊密的生產鏈關系,未來在包括先進制造業(yè)在內的多個領域,中日韓均有廣闊合作發(fā)展空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