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孩子因父母服刑而背上‘勞教犯、勞改犯的孩子’的‘罪名’。他們可能因心理壓力大和受歧視而形成新的社會問題。”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韓雅琴建議,社會要關注服刑人員家庭“留守兒童”的成長,有利于加強社會管理。
韓雅琴從1983年第一次收留4名解除勞教青年至今,已收留、幫扶456名刑滿釋放人員、勞教人員和問題少年等。在她的幫扶下,許多人成為企業(yè)家或單位先進工作者。韓雅琴帶領十多名下崗職工開始創(chuàng)業(yè),發(fā)展到18個企業(yè)。她收留的許多刑釋人員在她的企業(yè)工作,成家立業(yè)。
韓雅琴說:“2008年,山西一名刑滿釋放婦女回家后失聲痛哭。原來,她入獄不久后丈夫就去世了,四個孩子中有一個女兒離家出走,有兩個兒女因沒有戶口而沒法入學。”
更多服刑人員的孩子受到社會歧視。韓雅琴說,父母入獄后,其孩子往往背上“勞教犯、勞改犯的孩子”的“罪名”。他們在家缺乏父母關愛,在外受到歧視,形成了孤僻、偏執(zhí)的性格,極不利于其形成正常的人格。同時,因孩子的問題無法解決,服刑人員的改造也受到影響。
韓雅琴說,2008年,山西省女子監(jiān)獄與省內15個男性監(jiān)獄開通親情電話,讓同是服刑人員的夫妻之間通話。通過摸排,同時服刑的夫妻有84對。據(jù)此推斷,當時有上百個孩子的父母同時服刑,成為事實上的“孤兒”?梢姡@個群體是不可忽視的。
“關注、關愛服刑人員的孩子是加強社會管理、建設和諧社會的重要方面!表n雅琴建議,“針對這部分孩子,政府和社會要做好幾項工作。一是對刑釋人員及其子女上戶口實行靈活政策。二是把這些孩子納入當?shù)卣鐣U蠙C制,在生活上扶持,在政治上關心。三是政府可能抽出專項安置幫扶經費,扶持社會幫教型企業(yè),使這些企業(yè)擔負起幫扶這些孩子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