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三级理论A电影在线_日韩欧美精品在线_女女国产香蕉久久精品_成在线人视频免费视频网站

  要聞 | 時政 | 本網(wǎng)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jīng)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fā)布會 | 新聞人物

東南衛(wèi)視記者:我們駐臺這一年(組圖)

時間:2009-12-18 10:17   來源:中國臺灣網(wǎng)

  中國臺灣網(wǎng)12月18日北京消息     2008年12月18日,東南衛(wèi)視記者葉青林、黃晟作為首批大陸地方媒體駐臺采訪的記者,搭乘福州直航臺北的首航包機,飛赴寶島。此后,后續(xù)三批東南衛(wèi)視記者也先后順利赴臺駐點采訪,他們見證了這一年來兩岸關(guān)系和平發(fā)展的重要進程,也把在臺灣生活的溫暖點滴收藏在心底。以下為四位駐臺記者的手記。

  暖暖的“似曾相識”

葉青林

(東南衛(wèi)視首批駐臺采訪記者)

  這個年底,有本臺灣青年寫的書很紅,叫《我們臺灣這些年》。講述的是30年來政治巨變下,臺灣老百姓自己的事。作者說這是一個臺灣青年寫給大陸13億同胞的一封家書。盡管我并不認識這位作者,但是讀到這本書的時候卻很是親切,還逢人便推薦;蛘呤且驗槌D陱氖律媾_新聞工作的職業(yè)病,但其實更多的是因為那一份“似曾相識”,很容易想起“我們駐臺采訪的這一年”。

  作為首批大陸地方媒體駐臺記者,扎扎實實地在臺灣生活了三個月。放下新聞記者的使命,松開肩負新聞交流的責任,以一個久別親人的視角,融入臺灣老百姓的生活。就像我看這本書的感覺一樣,會發(fā)現(xiàn)很多的不一樣,但更多的是那份親切的似曾相識。

  很奇怪,最近經(jīng)常碰到這樣總讓自己心里有暖暖感覺的“似曾相識”。這個年底有一部在臺灣很火的話劇即將火到大陸,叫《寶島一村》,講述的是1949年隨蔣介石撤退到臺灣的國民黨軍人和家屬群居的眷村中發(fā)生的種種故事,在北京開新聞發(fā)布會的時候,看到那些在臺灣人眼中是外省人,在大陸人眼里是臺灣人的遭遇,盡管沒有相同的生活經(jīng)歷,但依然打動現(xiàn)場每一位記者和大學生。導演賴聲川說,因為這里面的血脈親情能讓兩岸的觀眾都產(chǎn)生共鳴。

  今年還有一出反應大陸改革開放三十年的話劇《陪你看電視》,臺灣的導演和編劇,兩岸的演員共同演出,在臺灣演出時的反響遠遠超出主創(chuàng)人員的預期,參演的兩岸演員都很驚訝這樣一個完全大陸的故事,臺灣觀眾竟然完全看得懂。馬英九先生的夫人周美青女士親自購票觀看后感慨,她看這個戲竟然沒有一點陌生感,真高興看到兩岸文化交流已經(jīng)到了這么密切的地步。

  不久前,北京文博會上臺灣館也是人氣最旺的場館,大家看到五花八門的臺灣文化創(chuàng)意產(chǎn)品,尤其是在臺北故宮博物院的展區(qū)前,總是有一種“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感覺,驚訝于臺灣業(yè)者創(chuàng)意的同時,又發(fā)現(xiàn)這些創(chuàng)意又無處不體現(xiàn)著深厚的中華文化,這種情理之中的“似曾相識”就是象血脈一樣無法割斷的共同民族文化。

  這份“似曾相識”就是交流的意義。作為文化情感交流一部分的新聞交流,自己能參與其中,于過去的一年來說,是莫大的榮幸;于今后,會是我生活的一部分,通過大家一點一滴的努力,相信不久的將來,這份“似曾相識”就會變成無法割舍的水乳交融。

  三個月是工作,更是生活

林祥雨(東南衛(wèi)視第二批駐臺采訪記者)

  昔日的同事在澳洲讀博,寫的論文關(guān)于兩岸新聞交流。于是我成了調(diào)查對象,錄音筆放在桌上,算是采訪。他讓我講述駐臺采訪印象深刻的點滴,循循善誘把我拉回六個月前的臺島生活。

  前任的葉青林,有搭首航包機赴臺時的意氣風發(fā);后任的小賈,讓人記住了報道臺灣“八八水災”時在烈風中飛舞的長發(fā);在臺灣平靜度過三個月的我,回想起半年前的那段時光,記憶宛如山中流水,寧靜清甜。

  三個月,拍了不少照片,錄下了許多影像,其實最好的畫面留在心里。采訪穿粉紅襯衫的白發(fā)詩人余光中,記住了在他家紅磚公寓前等候時斜照在草坪和身上的陽光;采訪在士林夜市宴請山西老鄉(xiāng)的“首富”郭臺銘,記住了開心品嘗小吃的老人眼角魚尾紋悠悠的舒展;采訪頭發(fā)梳得一絲不茍的國民黨發(fā)言人張榮恭,記住了他讓秘書沖泡的香醇咖啡;采訪嚴肅馬英九出席的兩岸書畫展,記住了他和氣隨扈的皮鞋锃亮。

  我說,三個月是工作,更是生活。

  同事拋出“責任”的問題,問我是不是也感到了肩頭重擔。怎么說呢,當你生活在熟悉的異鄉(xiāng),總會有傾訴的欲望。這里也演京劇,大大的一個禮堂里全是小朋友在看;這里到處都能吃到牛肉面,地道的湯頭透著一點點不一樣的甜;這里端午節(jié)龍舟賽很熱鬧,老人親手包的粽子口味和家鄉(xiāng)真的沒差別。如果講述這些的欲望也算責任,那我真的曾不由自主的想告訴沒來過的人們,真實的臺灣就是這樣。

  駐臺第一年最后一批的小謝就要回來,臺灣方面也改變了駐點采訪的種種限制。明年,再去的同事們一定會有不同的感受,看到的臺島想必會有不同的模樣。

  這個夏天,直面臺灣之殤

賈志瑾
(東南衛(wèi)視第三批駐臺采訪記者)

  臺灣的夏天,是墾丁海灘比基尼美女明媚的眼神,是大街小巷芒果刨冰綿密的口感,還有那古早味的芋圓豆花絲絲入喉的甜香。當我踏上寶島,滿以為駐臺的日子就要定下一份如暑期般愉悅的基調(diào)時,一場突如其來的風災,卻毫不留情的讓我直面死亡,直面?zhèn)础?/P>

  8月7日傍晚,在臺北一處望得見101大樓的天臺,正為“莫拉克”臺風登陸做連線報道的我,怎么也想不到風勢并不強勁的“莫拉克”,竟然在接下來的幾天里給臺灣中南部,特別是山區(qū)地帶的民眾帶來永生難忘的噩夢。

  高雄縣甲仙鄉(xiāng)小林村,是“八八水災”受災最嚴重的地區(qū)。我們進村的那一天,是小林罹難者的“二七”?粗矍氨荒嗍饕臑槠降氐娜碎g煉獄,怎么也無法想象這里昔日的山明水秀。因為前一天的暴雨,僅僅是幾分鐘的拍攝,攝像機的腳架就泡在了隨意變換河道的溪水里。東森電視的記者看我們要進村,連連叮囑我要踩在石頭上才不會陷入齊膝深的松軟泥地,并且要趕在溪水暴漲之前回到公路上。正當我一腳深一腳淺在亂石上攀爬著往前走時,迎面而來一位神情哀戚的大姐,手里還舉著若干碎石。我問她為什么要帶著石頭,她搖頭說家里什么都不剩了,只能帶幾塊石頭做個留念?粗t的眼睛,此時此刻,我的言語慰藉顯得那么慘白無力,面對這突如其來的巨變,人要有多么強大的精神力量才能挨過去。

  去小林村之前,我們聽說兩個福建籍配偶也是受災戶,于是拜托了甲仙鄉(xiāng)長幫忙聯(lián)系?上е钡轿覀冸x開災區(qū)回到駐地編片的時候才電話聯(lián)系上其中一位福州的大姐,并確認了另一個姑娘很可能不幸罹難的消息。心里一直想為她們多做些什么,但是其后再進小林村,福州大姐的手機一直關(guān)機,再也聯(lián)系不上,真不知道現(xiàn)在的她生活過得還好嗎?后來,我在新聞取材的時候,登陸了不幸罹難姑娘的網(wǎng)上空間。發(fā)現(xiàn)在她甜蜜幸福的小林村生活照旁,認識或不認識的臺灣網(wǎng)友從災情突發(fā)時的關(guān)切,到得知噩耗后的哀悼,一串串的留言讀來都更加讓人心酸。

  半個多月的時間,我、攝像陳曦和所有大陸駐臺記者一道,奔走在災區(qū)、安置所和重建點。從救難到災后重建,大伙都希望能盡量多發(fā)回一些詳實的現(xiàn)場報道,因為有許許多多的大陸民眾,懷著一份血濃于水的情感正密切關(guān)注著“八八水災”的每一條消息。在赴臺參訪的福建省副省長陳樺率先表示福建省紅十字會向臺灣災區(qū)捐款后,大陸的援助就不斷的向臺灣災區(qū)輸送。在追蹤報道大陸援助物資在臺使用情況時,雖然常常被這樣那樣不和諧的聲音困擾,但只要聽到災區(qū)民眾一句發(fā)自內(nèi)心的感謝,就讓大家有了繼續(xù)下去的動力,也更加明白駐臺記者真實記錄、客觀報道的重要性。

  在臺灣這三個月,于我是一次畢生難忘的經(jīng)歷和鍛煉,也更深切體會到駐臺記者肩負的責任。

  兩岸“一家人”

謝始聯(lián)
(東南衛(wèi)視第四批駐臺采訪記者)

  在臺灣,走過的地方不多,相對熟悉的,還是我們駐點的臺北,而臺北又以西門町為經(jīng)常光顧的地方。有人說西門町是臺灣繁華過去的沒落,但這里卻是年輕人的天堂,每到周末這里更是人山人海。在這里,有日據(jù)時代的遺留建筑,也有正在翻新重建的大樓,更有夾在樓宇間的媽祖神廟。所以在這里,你可以了解臺灣過去沉沉的歷史,也能感受到它今天節(jié)節(jié)向上的氣息,更能找到兩岸間綿延了數(shù)十代人的共同信仰。

  今年的十月,兩岸都在紀念過去一甲子的歷史。不管怎樣,歷史的車輪已經(jīng)碾過過去60年的恩恩怨怨,兩岸交流的趨勢已成為歷史的大潮。每天外出采訪,不管是在101大樓,還是在臺北故宮博物院,甚至在誠品書店,我都會遇見一批批大陸來的游客。臺灣民眾很在意安利團來臺時橫掃大賣場的豪氣,我們走訪過的臺灣南部的鄉(xiāng)鎮(zhèn)鎮(zhèn)長也希望我們多幫他們向大陸民眾宣傳推介。

  前兩天,大陸一批書法家來臺灣訪問,福建省書法協(xié)會主席陳奮武展出一幅墨寶,上面寫著“一家人”三個大字,筆勢蒼勁有力,震撼人心。這讓人想起馬英九曾在“雙十節(jié)”重要場合的公開講話,他認為大陸民眾為“八八風災”積極捐款賑災,體現(xiàn)了兩岸人民血濃于水的同胞親情。這話聽起來何等熟悉,因為在去年“5?12四川大地震”的時候,臺灣民眾同樣伸出了援助之手。

  最近兩岸剛剛簽訂了MOU,之后,第四次“陳江會”也將在臺中登場,而ECFA的會談也是呼之欲出。這些透露出來的訊息,讓人們深切地感受到,兩岸越走越近,攜起手來賺世界的錢,已不再是一句口號。

  所以我相信,兩岸開放的每每一小步都將是歷史的一大步。記得剛來臺北的那一晚,不禁抒發(fā)感慨說,赴臺駐點這是我與臺北的相約。如今,在即將離開臺北的時候,我和大陸的許多朋友一樣,期待著赴臺自由行的那一天,所以與臺北下一次的相約或許不再遙遠。(完)

  瀏覽更多臺灣新聞

編輯:李徽

相關(guān)新聞

圖片

本網(wǎng)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