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臺北3月27日電 題:昔日廢礦區(qū)變身“喵星球”愛貓村民遇“幸福的煩惱”
昔日荒涼的廢棄煤礦區(qū),如今卻成為知名的“喵星球”。
在和煦的春光中,中新社記者近日慕名探訪臺灣新北市瑞芳區(qū)猴硐貓村。
這個距離臺北不遠的小村鎮(zhèn),因貓而聞名,吸引世界各地游客紛至沓來。
兩年前,著名作家村上春樹回應網(wǎng)友提問時說,他未曾造訪臺灣,但想去有“貓村”之名的猴硐。
讓村上春樹念念不忘的猴硐貓村,位于猴硐車站周邊以光復里柴寮路一帶為中心的山上。乘坐臺鐵從臺北市中心出發(fā),到瑞芳車站換乘平溪線抵達猴硐車站,僅需一個半小時。
中新社記者看到,車站里、樹蔭下、樓梯間、花叢中、屋頂上,各色花紋、各個品種的貓怡然自樂。
猴硐這里貓當家。甚至于,從猴硐車站抵達猴硐貓村的人行橋,也被改造成造型獨特、人貓共用的“貓橋”,設有貓咪玩耍的貓?zhí)_等。
事實上,猴硐此前是產煤重鎮(zhèn)。礦業(yè)興盛之時,猴硐住戶曾達6000人之多,共分為三個礦坑,分別是本坑、猴硐坑和復興坑。如今的平溪線,最初也是為運輸沿線礦坑開采的煤而興建。
但考慮到開采成本等因素,位于猴硐的礦區(qū)于1990年左右關閉。當?shù)孛旱V愿景館的講解員江宜靜告訴中新社記者,礦區(qū)的關閉讓青壯年人口大量流失,使得原本腹地狹小、地處偏遠的猴硐面臨無以為繼的蕭條、落敗景況。
貓,改變了猴硐。從2009年起,新北市官方將其規(guī)劃為觀光景點,并透過愛貓人士們發(fā)起“有貓相隨,猴硐最美”活動,吸引一日游的“追貓族”逐漸增加,為小鎮(zhèn)注入商機與生氣,2013年還被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wǎng)絡評選為“世界六大賞貓景點”之一。
此前在臺北開人力資源公司的胡先生,退休后回到光復里柴寮路的貓村靜養(yǎng)。他回憶,因為礦區(qū)蛇與老鼠多,猴硐地區(qū)素有養(yǎng)貓傳統(tǒng);而貓群的繁殖力強,造就數(shù)百只貓在此處棲息。
在他眼中,貓帶來了萬千游客,讓村子恢復了一些生機,讓年輕人回來了,售賣起文創(chuàng)產品,開起了民宿與咖啡店。
面對著貓商機,自稱是礦工后人的胡先生也不甘寂寞,在家門口售賣起小吃灌香腸。他說,自家的灌香腸是祖?zhèn)髅胤健o防腐劑,既能補貼家用,也讓游客品嘗到地道的“礦工家的味道”。
當記者在柴寮路331號見到詹碧云時,她正在喂食一只玩耍歸來的貓。她告訴記者,每一只貓都是家庭成員,都值得被珍視。
今年65歲的詹碧云家中養(yǎng)了87只貓,坦言這是“幸福的煩惱”。她說,“每個月單是15公斤一袋的飼料,就要吃掉12袋,是一筆很大的負擔!
讓詹碧云和猴硐貓村居民煩憂的還有,在盛名遠播之后,貓村還招來棄養(yǎng)與偷竊的問題。詹碧云介紹,貓村也成了許多飼主棄養(yǎng)貓只的主要場所,其次是偷竊事件,許多居民家中小貓被連籠盜走。
村上春樹曾說,貓這種生物,確乎有種使人捉摸不透的神秘感。記者離開時,許多貓愜意地躺在夕陽下的余暉中,眺望著平溪線上往來的火車。讓人不禁心生疑問,這些貓是以什么樣的心情,那樣專注地眺望?也許,是等著遠方的游客。(中新社記者 龍敏 陳小愿)
[責任編輯:齊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