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媒的相關報道,讓“臺籍日本兵”這個歷史名詞又浮出水面。
直到1942年,日本政府才允許臺灣人當“志愿兵”,不代表在1942年以前,日軍中沒有臺灣人。事實上,從1923年起,日軍便招募少量臺灣人擔任閩南語或漢語官話的翻譯。1937年,日本全面侵華戰(zhàn)爭打響之后,開始招募臺灣人成為不具備正式軍人身份的軍屬、軍夫,在中國大陸戰(zhàn)場上參與軍需物資的補給工作。第一批臺籍軍屬參加了淞滬會戰(zhàn),他們被稱為“臺灣農業(yè)義勇團”,在上海附近建設農場。軍屬、軍夫不直接參與戰(zhàn)斗,因此“臺灣師團參與南京大屠殺”的說法應是子虛烏有。
隨著戰(zhàn)爭規(guī)模的擴大,日本面臨兵源枯竭問題。1942年,“臺灣總督府”開始在島內招募“志愿兵”,第一次招募1000人,有42.6萬人提出申請。在“志愿兵制度”廢除前,共有16500名臺灣人以“志愿兵”的身份投身日軍。1945年初,已是強弩之末的日本,開始在臺灣實施全面征兵制度,直至當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
據(jù)日本戰(zhàn)后統(tǒng)計的材料顯示,1937年到1945年,“臺灣總督府”共招募軍屬、軍夫126750名,從1942年到1945年則征募軍人80433人,合計共207083名。其中有3萬余人陣亡,另有26人戰(zhàn)后被以戰(zhàn)犯的身份處死。這些戰(zhàn)死的臺籍日本兵,被供奉在日本靖國神社與臺灣濟化宮。“臺籍日本兵”曾為日本沖鋒陷陣,甚至有的還在戰(zhàn)爭中犯有罪行,從中體驗了“天皇軍隊的威風”;而另一方面,日本人對他們并不信任,他們和真正的日本兵有著明顯的差別待遇。日本投降后,殘存的“臺籍日本兵”還來不及品味戰(zhàn)敗的苦澀,隨著臺灣光復,他們又忽一下變成了戰(zhàn)勝國的國民。在歷史的劇變中,不少“臺籍日本兵”的國族認同出現(xiàn)問題,也就不足為奇了。(記者 薛洋)
[責任編輯:李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