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日報21日刊載社論稱,蔡英文以馬英九父親馬鶴凌骨灰壇上刻著“化獨漸統(tǒng)”四字,質(zhì)疑馬英九的“國家認同”。馬鶴凌、馬英九雖是父子,但在法律、人格上都是獨立個體,馬鶴凌“化獨漸統(tǒng)”的政治立場怎能“貼”在馬英九身上,F(xiàn)今社會父藍、子綠或父綠、子藍的政治立場處處可見,不值得做為攻訐話題。
志在問鼎“總統(tǒng)大位”的蔡英文,始終沒有對“臺獨”問題表達立場或主張,卻消費主張“化獨漸統(tǒng)”的往生者馬鶴凌,不啻是“納粹主義”的體現(xiàn)。所謂“納粹主義”是極端的民族主義、種族主義,強調(diào)國家存在的目的是為了達成民族和種族理念。蔡英文以“納粹主義”批判馬鶴凌,無非企圖以“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思維將馬英九打為統(tǒng)派。
如果父母與子女或夫妻的政治立場可以抓一端就決定另一端,民進黨何不“內(nèi)省”黨員甚至高層黨工的成分,看看是否有人如蔡英文之所說?譬如,長輩是反對“臺獨”、擁護國民黨的深藍人士,他們的子女卻“由藍轉(zhuǎn)綠”為民進黨沖鋒陷陣,已成為“一方小霸”者所在多有,民進黨不也應該質(zhì)疑他們的政治立場不夠“根正苗紅”?
“納粹主義”語言出自蔡英文之口令人詫異,因為她是高級知識分子,且一再自喻是民主斗士,有這樣身分的人血液里居然有“納粹主義”的元素。另一方面,她宣布參加民進黨“總統(tǒng)”初選時發(fā)表“我聽見臺灣的聲音”演說提到:“把臺灣從過去激情嘶吼的政治,帶往一個理性說服的政治……!边@兩張“不同的臉孔”竟然同屬于蔡英文。
在民主臺灣主張“統(tǒng)一”、“獨立”或維持現(xiàn)狀,皆為言論自由范疇,馬鶴凌的“化獨漸統(tǒng)”主張,應同樣被尊重。至于馬英九宣示“不統(tǒng)、不獨、不武”,這個立場被絕大多數(shù)臺灣人民所接受。馬英九說得如此清楚,而且多次宣示,蔡英文為何還假裝不明白?
從蔡英文的談話可以看出她“主獨反統(tǒng)”的政治立場,這個立場也應該受到尊重。她卻毫不尊重和她不同的政治立場,還牽拖質(zhì)疑別人親屬的政治立場。這樣的政治人物若成為領導人,會不會以“納粹主義”打壓異己?再者,她批評馬英九“經(jīng)常被少數(shù)人的聲音所包圍”,圍繞著她的“臺灣聲音”又是甚么?她會不會“自我感覺良好”只聽自己喜歡聽到的聲音?
蔡英文強調(diào)“臺灣人民的集體情感”,但“人民的集體情感”是甚么?她卻不做任何說明。其實“人民的集體情感”便是“不統(tǒng)、不獨、不武,維持現(xiàn)狀”,蔡英文不肯面對這個現(xiàn)實,一味將不認同“不統(tǒng)、不獨、不武”的少部分擴大為“集體”。蔡英文反對“對立的仇恨”,實則制造對立、制造仇恨。
蔡英文如要真正“聽到臺灣的聲音”,就不能“偏聽”,應該去聽所有的聲音,并予以理解和尊重。她舍此不為,對馬鶴凌骨灰壇下重手,使許多人對她刻意塑造的“溫和理性”形象為之幻滅。蔡英文甚至批評馬英九“頭發(fā)太整齊”,足見她打擊馬英九的能耐不過爾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