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臺灣網(wǎng)8月12日訊 據(jù)臺灣《中國時報》報道,對于臺當局“教育部”調(diào)整課綱,作為第一線接觸學子的教學者都感到憂心忡忡,表示臺當局強化東亞史的目的,其實是就是為了“去中國化”,切割歷史脈絡的作法,等于自絕千年文化。
臺灣暨南大學歷史系榮譽教授徐泓指出,強化“東亞史”而把中國史歸于其中,其實是用西方研究中國的史觀,同樣是一種矮化;如今大學里教日本、韓國史都廖廖無幾,又有多少高中教師能夠清楚東亞史脈絡,說起來這樣的課綱仍是行“去中國化”之實。
臺灣私立建臺中學歷史老師王富麗表示,若把中國史納為東亞歷史,今古文經(jīng)之爭、王安石變法、張居正變法等政治史和文化史都沒了。加上歷史課程時數(shù)減少,課綱就徒留一個“虛”字。而中國史中變法等例子,也可作為現(xiàn)代的借鏡,“去中國史”是非常錯誤的做法。
桃園區(qū)福豐中學歷史老師王靜新表示,初中歷史課程中,中國史基本上仍按時序,高中改采主題式架構(gòu)后,因中華文明與歷史本身復雜,和東亞周邊互動也非常復雜,難以單用“東亞史”就能厘清復雜的歷史脈絡。(中國臺灣網(wǎng) 李寧)
[責任編輯:李寧]